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重建,無垢軍入突厥(1/2)

作者:道曰九五字數:5478更新時間:2019-11-24 01:01:08

    楊廣重登皇位,環顧這失去了一年皇帝的大隋,一時間滿目瘡痍,觸目驚心。

    雖然是主動用計假死,楊廣也對放縱各方混戰可能造成的後果,早就有所心理準備。

    但當無孔不入的東廠番子真的把各地的戰亂情況匯聚一起,呈到楊廣的眼前時,楊廣還是感到格外的驚駭莫名。

    楊廣假死,大隋隻這近一年的時間,人口便銳減了數百萬!

    楊廣死訊傳出後引起的軍閥混戰,並不隻是少數幾個大型勢力的明爭暗鬥,而是所有不服朝廷管教的在野勢力齊齊現身,群魔亂舞。

    有李閥、宇文閥這種一方諸侯,亦有瓦崗寨、竇建德、杜伏威這種反賊叛軍,還有白蓮、綠茶等惑亂人心的鞋教趁勢而起。

    但這些還是有所約束的大型勢力,戰亂中更多的,卻是趁亂而起的那一群群,殺人越貨、刀尖舔血的山賊和強盜。

    他們沒有爭霸的雄心,也不存在什麽道德,有時候連人性都可以拋棄。

    刀鋒所指,卻是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滿手血腥,心中所求的唯有錢財和女人。

    狗永遠是狗,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

    這一年,有人殺人如麻,喪盡良,命如螻蟻,人如草芥。

    這一年,大隋戰亂四起,滿目瘡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楊廣重新坐上皇位,卻發現經此一戰之後,雖然大隋諸如世家和反賊等頑疾盡去,但也因為戰亂而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人口數量更是暴跌。

    而更重要的,卻是徹底喪失了各郡縣州府民間的民心。

    別的不,楊廣重新登基的消息已經由大隋報通傳下,可據東廠傳來的情報顯示,大多數百姓對這個消息的反應都是漠不關心,仿佛一國之君的更迭對於他們來壓根無關緊要一般。

    要知道之前的楊廣雖然名聲不好,可百姓起碼還認同他這個皇帝,而現在……民間普遍彌漫一股麻木不仁的風氣,對朝堂的變動根本就是漠不關心。

    畢竟剛經曆了這吃人的亂世,好點的隻是家裏牛沒了或者羊丟了,更慘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如今隻剩下了冷炕頭,老婆孩子都沒了……

    戰亂剛過,到處都是家破人亡者、妻離子散者、舉目無親者。

    光是努力地活著就已經是大的造化了,誰還有空去關心那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和皇帝老子?

    這信息皆來源於東廠,而東廠的奏報某是經過鯉子之手簡化、總結和再整理之後,才傳到楊廣手裏。

    對於奏報所描述這種情況,鯉子的批示是大戰剛過,百姓生境艱難,埋首於一畝三分地而無暇顧及朝廷實屬正常,等時間久些,自然便無礙。

    這批示其實是有些道理,而楊廣卻是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現在民間的麻木不仁、暮氣沉沉的氛圍,很明顯是戰後重建問題沒有做好,還有愛國愛君思想宣傳沒有到位,而導致的不良結果。

    不過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就去解決問題。

    楊廣隨即想起了農部之前便傳來的消息,洛陽試驗田裏,他完成殺死李世民支線任務而獲得的高產糧種,即將迎來第四次收獲。

    而據農部報告,這高產糧種易於種植且產量爆炸,每次收獲,農部對於其種子的儲備數目都會呈指數型增長。

    這試驗田第四次收獲,其產生的種子數目據農部農學家估計,便已經能夠滿足半個大隋的種植需要。

    也就是,高產糧種已經可以真正地在大隋全麵推廣,所以農部才呈遞了奏折上來,請楊廣這個皇帝前去指導視察,正式開始預備攤派種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