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2頁(1/2)

作者:天謝字數:4030更新時間:2023-08-21 03:18:49

    拳拳關心,溢於言表。蘇晏顧不上計較他的無禮,抱著暗盒起身,想著成敗在此一舉,心中豪情頓生,朝沈柒灑然一笑,推門離開。

    -

    四更將盡,天色尚未亮起,大臣們就已在午門外等候早朝,注籍簽到。

    五更開宮門,午門城樓上傳來鍾聲,文武大臣列隊從左右掖門進入,過金水橋,按品級分列於太和門前兩側。朝儀製度極嚴,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禦史記錄下來,以失禮處置。

    禦門升寶座,鳴響鞭,大臣們行一跪三叩禮。隨即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下令議商,做出決斷,發布諭旨。

    就在百官進入太和門廣場,聽政已進行了半個多時辰後,一輛馬車轔轔地壓著青石板,停在午門的下馬碑前。

    蘇晏抱著個黑漆螺鈿木匣下了馬車,在拂曉天光中,望向午門外豎立的登聞鼓。

    這登聞鼓乃是開國皇帝下令設置,一直延用至今。京城官民、赴京的邊遠百姓,若有要案便可擊鼓鳴冤,也就是俗稱的告禦狀。甚至連死刑犯,自認為有冤屈的,也可以由家屬代其擊鼓訟冤。

    但皇帝也規定,此鼓非大冤及機密重情不得擊。六科給事中和錦衣衛輪流值守登聞鼓,接待擊鼓人,登記鼓狀。一旦鼓響,欽定的監察禦史將會出巡盤問,決定是否上報天聽。

    蘇晏打的就是這麵登聞鼓的主意。

    他沒有穿官員的補子常服,而是一身素白的緦麻孝服,頭戴白色垂絛小冠,抱匣而行。

    在手執榜牌的錦衣衛校尉的注視下,蘇晏拾階而上,單手抽出架子上的鼓槌,用力敲擊鼓麵,一下一下,沉穩有力。

    他整整敲了十二下,方才住手。

    鼓員也是從錦衣衛中抽調而出,是個年近三旬的黑臉漢子,聞聲從廊下休息處趕來,大老遠就不耐煩地催促:“可以了可以了,還要敲多少下,敲破了你賠得起?”

    他將手中的登記簿拍在旁邊的木桌上:“什麽人,所告何事,有沒有寫好的狀子?會寫字就過來填單子,不會寫字的話,你說我填。”

    蘇晏不與他計較,左手抱匣,右手執筆,在登記簿上的告狀人一行,行雲流水地寫下“司經局洗馬兼太子侍讀蘇晏”。

    鼓員見了,臉色微變。來這兒敲登聞鼓的,十個有八個都是平民百姓,或者是軍餘小吏,或者是犯官家眷,何曾見過五品京官親自來敲鼓!這姓蘇的還是太子侍讀,怎麽不走東宮途徑,找小爺去訴冤?非要來這裏給他添麻煩。

    他心中隱隱有不祥預感,再看登記簿上的被告人,眼前一黑,幾乎當場暈過去。

    那一欄赫然寫著:“錦衣衛指揮使、掌印管事馮去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