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9頁(1/2)

作者:天謝字數:3930更新時間:2023-08-21 03:21:36

    先帝的年號為“景隆”,在位期間十八年不變,故人稱“景隆帝”。而新君登基,按禮製肯定是要更換年號,於是禮部與欽天監合議之後,擬了十幾個年號,以供新君選擇。

    朱賀霖一個都看不上,最後自己定了一個年號,叫做——清河。

    “海晏河清嘛,兆頭多好。”他振振有詞地說,“父皇也喜歡這個,他的‘在天之靈’一定會滿意。”

    欽天監隻管測吉凶,隻要佔卜的結果好,倒是沒什麽意見。禮部的老大臣們可就炸了鍋——

    誰不知道,當朝第一紅人,新上任的吏部左侍郎蘇晏蘇大人,表字“清河”?

    嗣皇帝這是何意,莫非還想借此昭告天下,他對蘇侍郎另眼相待、別有幽情,甚至以年號為鴛盟?

    雖說不少人暗中懷疑,新君與蘇侍郎之間說不定真有點什麽出格的事,但隻要不見光,基本沒人會去深挖君王隱私、去和鐵齒鋼牙的蘇十二當麵硬杠,畢竟被免職的賈公濟賈禦史就是前車之鑒。

    但嗣皇帝此舉,分明就是把私情擺到了台麵上,連遮掩都不要了!

    禮部官員們嘩然起來,紛紛勸諫諍駁,反彈得厲害。

    就連蘇晏自己聽說了這事,也在驚愕之後,惱羞成怒起來。他當即進宮,請朱賀霖打消這個奇葩念頭,另定年號。

    朱賀霖以前對他可謂言聽計從,卻在這件事上十分堅決,幾乎到了固執己見的地步。

    蘇晏口水都說幹了也不見效,最後發起狠,要親手燒掉朱賀霖一櫃子珍藏的話本和小黃圖。

    朱賀霖最後勉強妥協了……一半,將“清河”改為“清和”,對外宣稱兩個字分別取自聖賢書,是“繼世清平,抱德煬和”的意思,當為年號,以順天下。

    禮部官員一翻書,果然有這兩個詞,並且百姓們就算未讀詩書,也能很容易地把“清和”理解為“政清人和”,不算離譜。

    雖然官員們仍覺得有歧義,但還是見好就收得了,免得被人指謫老仆欺主。

    最後年號就這麽一波三折地定了下來。

    朱賀霖付出小小的讓步,用諧音梗打贏了與官員們的第一場口水戰。

    至於蘇晏,蘇晏已經無話可說了……他懷疑朱賀霖一開始就想好了“清和”二字,否則不會連兩個字的出處都事先準備好,這完全就是在運用“想開窗,先說要拆屋頂”的心理戰術。

    最後的結果正中這小子下懷,而他還要擺出一副“朕委屈,朕還沒正式登基就被你們這些老臣欺負”的憋屈嘴臉。

    張牙舞爪的小虎崽,轉頭長成了大老虎,還自帶一股子天生的流氓氣,又痞又彪,與他爹完全不是一個類型……蘇晏扶了扶額,覺得自己這個掛名的老師任重道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