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33頁(1/2)

作者:天謝字數:4092更新時間:2023-08-21 03:22:49

    北漠騎兵大軍在阿勒坦的率領下,突破宣府防線一路南下,經由涿鹿逼近八達嶺,抵達居庸關。

    更離奇的是,守關的將領竟聲稱收到兵部文書,非但沒有迎戰,反而調開部分邊堡的守備力量,任由對方長驅直入。算來,這份急報傳至朝廷時,阿勒坦大軍的前鋒已至昌平附近,可以說與京城隻隔一箭之地。

    兵部尚書封思仲聞訊麵色鐵青,大喝道:“我兵部從未下過這等開門揖盜的軍令!”隨即命人調查文書是出自誰人之手。

    因為盜用鈐印的舉動太過明顯,層層下達的文書可以輕易追溯源頭,此人很快就曝了光,是兵部的一名員外郎,在兵馬司上門緝捕時服毒自盡了。

    身為兵部左侍郎的於徹之急怒交加,不顧複發的舊傷要披掛上陣,前去昌平州禦敵,被家人苦苦勸阻。

    但讓他改變主意的,卻是從京畿地區接二連三傳來的消息:

    寧王攜世子,率王府護衛軍及“鄉勇”進京勤王。

    衛王率王府護衛軍及“鄉勇”進京勤王。

    穀王……穀王倒是不敢自己拉出支隊伍,但為琿王做了一回帶路黨,看樣子是信不過寧王、衛王這親爹生的倆兄長,倒是比較親近琿王這個堂兄弟。

    這些消息很難單純地說是好是壞,畢竟藩王們之前請願“清君側”後,挨了皇帝一頓冷嘲熱諷,還把譏責的詔書公之於眾,如今他們不好再提“清君側”了,改為“勤王”,意為君主有難,臣下起兵救援。

    還有那些所謂“鄉勇”,名義上說是投奔而來的報國民眾,但誰不知道其實就是藩王們豢養的私軍、招募的傭兵。

    究竟是真勤王,還是真謀反,在眼下如此複雜的形勢下,朝廷眾臣也不好給藩王們蓋棺定論——或許藩王們見北漠大軍壓境,意識到安內必先攘外,決定槍口先一致對外呢?

    最要命的是,朝中沒有人能親口把這些消息上送天聽,也沒有人能請得到聖旨。該如何應對這些藩王,就連首輔楊亭也沒了主意。是命令他們去攻打阿勒坦?把他們斥責一通後攆回封地?還是直接出動京軍,冒著腹背受敵的風險兩頭開戰?

    這個決策太重大了,關乎國祚,楊亭下不了。

    朱賀霖不在,猶如中天無日。內閣也好,六部也好,朝中沒有哪個大臣敢對此下決斷,怕擔不起這份責任,也怕失策誤國,遺臭萬年。

    而除了當朝天子之外,還有一個最有資格與能力之人,坐鎮在眾臣目不能及的暗夜,麵對桌案上的輿圖與情報,卻遲遲沒有表態。

    跪在桌案對麵的褚淵急了,膝行兩步,懇求道:“皇爺!這可真到了千鈞一發的時刻了啊!您若是不方便出麵,就讓微臣攜密旨去聯係騰驤衛指揮使龍泉大人,動用親軍十二衛去解京城的倒懸之危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