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0章 寧上山莫下水(2/2)

作者:蟲下月半字數:4320更新時間:2019-10-06 21:09:02

    我苦笑道:“叔,你以為我願意?就算我不去招惹這些東西,可它們會來招惹我啊!躲是躲不過去的,還不如主動出擊,說不定反而能解決問題!”

    九叔也是被我整的沒辦法,呼哧呼哧喘了幾口粗氣,沒好氣的道:“去什麽地方?”

    “黑水河。”

    “那地兒我不太了解,隻是聽說每年有很多人在那裏失蹤,這麽多年沒人管,那裏的情況一定不簡單。”九叔的聲音慢慢冷靜下來,“俗話說,寧上山莫下水,水裏的東西不好對付。”

    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點頭道:“可不是嘛,所以我才求助九叔您啊。”

    隔了一會,手機裏才傳出九叔的回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能克水的隻有土,水弱逢土,必為淤塞,你若是能找到一點觀音土,或許有用。”

    “觀音土是什麽?”

    “自己去查,我能幫你的東西不多,你好自為之吧。”九叔不給我解釋,沒好氣的掛了電話。

    印象當中,我好像聽過觀音土這個詞,但具體是什麽我不知道。

    於是,我先用手機上網查了下觀音土的資料。

    觀音土最早起源於一個傳說,據說古代的王屋山,當地的人都患了一種疾病,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方圓百裏的郎中都沒有辦法。

    後來人們祈求上蒼,觀音菩薩將天壇上的土帶下,與麵粉炒製,給病人服用。沒過幾天,病人紛紛好轉,於是人們就將這個土稱為了觀音土。

    還有另一種說法,愚公是第一個吃觀音土的人。

    沒錯,就是愚公移山裏麵的愚公。

    移山的時候,他的後人將挖下來的土石運到渤海,但是因為路途遙遠,來回就是一年,所以糧食攜帶不方便。於是愚公就將這些土石做成餅子,用來在路上充饑。

    雖然這隻是神話故事,但表明了一點,觀音土是可以吃的。

    後來,到了大饑荒的年代,青黃不接,幾乎所有的糧食都被吃光,地上長的草和樹皮都被人們拔光了,碾碎了做成了糧食。

    到了無物可吃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吃土為生。觀音土的土質比較細膩,白色,看起來和麵粉沒有什麽區別,所以人們就拿回家,做成麵饃的形狀,蒸熟了吃。

    觀音土其實並沒有什麽營養,人體難以吸收,長時間的堆積在腸胃之中,難以排除,漸漸的腹脹如卵,器官都受到壓迫,人也就死了。

    據當時的統計,凡是吃了觀音土的人,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裏都會相繼死去,而死因也是因為觀音土在體內無法排除,人被活活脹死。

    所以說,觀音土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既能救人,也能殺人。

    而到了現代社會,和平年代不愁吃喝,沒有人再因為饑荒而去吃土,觀音土便逐漸成為了陶瓷原料的通用術語。

    因為,觀音土本身就是一種含礦物質豐富的粘土礦物,化學成分相當穩定,是陶瓷製品的坯體和釉料以及粘土質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

    也就是說,我要找觀音土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製作陶瓷的地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