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七章 傳統之國(2/3)

作者:不祈十弦字數:6080更新時間:2021-09-14 06:19:54

    就比如德米特裏。

    但他們的確重視傳統。

    以血脈親緣組成的傳統,形成了一條條以人際為載體的無形鎖鏈,約束著每個人遵紀守法——雖然在法律上不存在連坐,但在道德上、民俗上,都在無形的約束著每個人。

    假如有人意圖刺殺凜冬大公,他的族人並不會被判處罪刑,但當地所有人都會知道他們有親屬犯了這樣的罪;就算他們舉族搬遷到了外地,當地的凜冬教會依然會通知當地人,這戶人有什麽親屬、在什麽時候做了什麽事。

    無論族人做了什麽好事、什麽壞事,都會被凜冬教會銘記——當地人一定會知道各家的黑曆史與榮耀之事,談及婚姻嫁娶、甚至於開店拜師的時候,都會考慮他們的親屬做過什麽事。

    正是這種強而有力的道德約束,讓每個家族都不得不在族內開展道德教育。

    如果一個孩子品行不端,他們就萬萬不敢放他出去闖蕩,唯恐給家裏惹了什麽禍,如果有人不得到允許就出去、可能會被奪走姓氏來逼迫他們回家;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非常優秀,那麽哪怕自家沒錢,隔著好幾代遠的族老也會主動貼錢給他,讓他出去“看看能不能給家裏闖下什麽名聲”。

    假如某個人因見義勇為而死、因英勇奮戰而死,他的族人親屬都會被當地人非常敬重;如果家裏有人出了重刑犯,整個家族可能在當地十幾年都抬不起頭來——凜冬公國就是這樣重視“麵子”的國度。

    正因如此,“孤兒”在凜冬是非常危險的“族群”。

    與其說是“孤兒”很少,倒不如說是無名無姓的孤兒、可能不知何時就夭折了。如果他們無聲無息的死在街頭巷尾,甚至都不會有人追查。

    在整個凜冬的傳統觀念中,都認為“沒有名字的孤兒是教不好的”。這是一種不言自明的歧視。

    那麽想要讓孤兒不再是孤兒,就必須給他授予姓名。

    ——這意味著,家族要為他們今後的罪刑擔責。

    而在凜冬人的觀念中,這些孤兒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拿不準具體的好壞,哪怕有族老願意取名、可能也會被族內其他人阻止——脫離血脈關係後,每個人都不想為他家的孩子擔責任。

    但如果是已經被取了名字的孤兒,就沒那麽麻煩了。

    反正出了事,也不是自家丟人……甚至隨便教都無所謂。

    假如這孩子的父母是因為榮光的原因而死,那麽可能當地所有的家族都會一起努力撫養他長大——他們也希望能夠借此沾沾“榮光”。

    因此,凜冬公國的孤兒院和其他國家完全不同……這並非是作為一種福利機構,而是一種收容機構。既然有姓名的都會被挑走,能落到孤兒院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姓氏的孤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