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四 軍火帝國 第十四章 與時間賽跑(2/3)

作者:閃爍字數:10620更新時間:2020-02-25 02:57:37

    人口問題不僅僅由數量產生,還由人口結構產生。

    隨著現代醫療科技進步,人均壽命越來越長。20115年時,共和國的人均壽命為女性76歲、男性71歲。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到2050年時,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突破00歲,男性有望達到95歲。

    人口減少趨勢不明顯,不是因為生育率提高,而是人均壽命延長。

    雖然很多國家都麵臨同樣的問題,比如德國在2年時就出台相關法律,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並且鼓勵已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但是共和國麵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且延緩退休年齡,反聘退休人員隻能解一時困難,長期效果並不明顯。

    比起西方達國家,共和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尚未完成的城市化進程。

    如果能夠在社會勞動力減少期間合理利用農村的剩餘人口,就能很好的緩解壓力,為解決“人口老

    問題爭取20到30年的緩衝時間。而230年之後,將重新恢複正增長。

    為此,紀佑國在任期間,出台了多項相關政策。

    允許農村土地以承包、租賃的方式流轉,以此在全國各主要產糧區推廣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逐步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全麵普及推廣12製義務教育,提高勞動技能水平。為農村與貧困地區大學生提供就學與生活補助,為農村人口進城打開通道。向全國所有農村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社會保障,解決進城農村人口的後顧之憂。改革醫療保障製度與社會福利製度,緩解城市普通家庭的生活壓力。

    在眾多政策中,“產業結構調整”無疑是最重要的政策。

    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人口減少時期推動社會進步,甚至無法使經濟保持正增長。

    要想繼續推進改革,使共和國的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除了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之外,還得提高社會勞動效率,特別是工業生產效率,才能在勞動力數量減少地情況下生產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勞動生產效率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在全球化時代,勞動生產效率的直接因素是勞動附加值。如果放到國際貿易中,就是一個國家能否生產出其他國家生產不了地產品,能否在其他國家的市場上賣出更高地價格。做個簡單比喻,0個生產大型客機的工人與1個生產襪子地工人,雖然兩付出了同樣的勞動時間,但是產品地價值相差千萬倍。從這個角度講,勞動生產率又可以稱為“勞動生產價值”。

    “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就是提高共和國工人的“勞動生產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