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六 戰爭風雲 第十四章 真實身份(3/3)

作者:閃爍字數:11554更新時間:2020-02-25 02:59:05

    “我們?”

    “這可是露臉的機會,我讓了出來,別說我沒照顧你們。”

    李存勳愣了一下,隨即取出了文件。

    潘雲生確實在照顧李存勳與劉曉賓,讓他們向元做匯報,擺明了要元記住兩張新麵孔。李存勳與劉曉賓明白潘雲生的意思,即便不為自己地前程考慮,也要為潘雲生的麵子考慮,不能把匯報工作搞砸了。

    看完資料,兩人都露出了驚訝神色。

    雖然資料的內容不是很豐富,但是內容極具“震撼性”。

    名古屋航空設備製造廠在5月211日投產,僅僅一個月就完成了第一批24F22與36架F35CJ地生產工作。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先生產的不是提供給空軍的F35J,而是提供給海軍,作為航母艦載戰鬥機地F35CJ。

    F35CJ與美軍的F35C非常相似,隻是少了空中加油設備。

    與F35J相比,F335CJ除了機翼麵積更大攜帶更多的燃油,減輕翼載之外,機翼可以折疊、機身結構與起落架得到加強、對地海攻擊能力更加強大、航空電子設備的集成度更高。

    在美軍中,F35C是用來取代FA18CD的攻擊機,而不是防空戰鬥機。

    雖然日本航母沒有配備如同FA18EF那樣的製空戰鬥機,F35C必須承擔艦隊防空任務,但是以F35CJ作為唯一艦載戰鬥機地日本航母戰鬥群極具攻擊性,如果能夠得到岸基戰鬥機的掩護,幾乎不用考慮防空問題。

    情報中明確提到,日本為F22與F35CJ配備了自行研製地電子設備。

    因為美國沒有向日本出售包括雷達在內的電子設備地生產線與生產專利,所以日本必須從美國進口戰鬥機的電子設備。除此之外,日本還必須從美國進口用與F22B地F119動機與用於F35係列戰鬥機的135動機。利用出口成品電子設備與動機,美國不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還能控製日本戰鬥機的生產數量。

    問題是,日本不想受美國的約束。

    雖然情報中沒有提到日本仿製了F119與F135動機,但是以日本的技術實力,特別是逆向工程的實力,仿製2動機的難度並不大。

    隻要日本決心打破美國的“壟斷”,不出1年,就能生產出性能相當的動機。

    關鍵就看日本敢不敢“冒險”。

    李存勳沒有把問題看得太簡單。日本想方設法的從共和國獲取與“炎黃計劃”有關的情報,表明日本非常重視複合蓄電池的生產技術,想在相關領域取得突破。對日本這樣的國家來說,肯定會先將複合蓄電池用在軍事領域,而不是用來拯救經濟。或許,日本已經從美國獲得了一些與複合蓄電池有關的資料。

    果真如此,日本的擴軍計劃將更具威脅性!

    **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來點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支持&&!)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