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七 半島硝煙 第八十九章 戰爭影響(2/3)

作者:閃爍字數:999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1:08

    毫無問,共和國的百姓變得更加“理智”。

    作為國家領導人,王元慶不得不考慮民眾對待戰爭的態度。

    如果得不到民眾地支持與認可,戰爭就失去了道義與法理的支持,變得毫無意義。

    更重要的是,民意在很大地程度上反映出了共和國的現實利益與現實需求。

    不管半島戰爭打成什麽樣子,都是為了共和國地全與利益。如果背離最終目的,就算打贏了戰爭,共和國也是“失敗者”。

    這份“民意調查報告”在很大地程度上影響了王元慶的觀點。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王元慶主動提出控製戰爭規模,阻止日本參戰,就是為了避免戰爭擴大,造成不必要地損失與傷亡。

    26日,顧衛民提交了第二份報告。

    按照顧衛民的預期,如果半島戰爭持續到2025年2月底,共和國的戰爭開支將超過5萬億元,軍人傷亡數字將超過5萬人!5萬億戰爭開支,相當於共和國2年的軍費;5萬名官兵傷亡,等於摧毀了5萬個家庭!

    王元慶最重視的還是傷亡。

    與其他國家不同,共和國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實施“計劃生育”之後,獨生子女占到了80後出生人口的七成以上。雖然在20177年,中央政府修改了“獨生子女政

    允許“有條件、有能力”的夫婦生育第二個孩子,要勞動力(18歲到55歲)中,獨生子女的比例接近一半。軍隊也不例外,在軍隊中起到骨幹作用的18歲到35歲的軍人大都是獨生子女。

    戰爭中傷亡最多的也是這個年齡段的軍人!

    現實非常殘酷!

    不管政府給陣亡軍人家屬與傷殘軍人發放多少撫恤金,都無法抹去父母失去子女、妻子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親所產生的心理陰影,將對他們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給社會製造沉重的負擔與不安定因素。

    戰爭費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心理影響卻需要數十年才會消散。

    從“長治久安”的角度考慮,減少傷亡比縮減軍費的意義更加重大。

    到此時,王元慶不但明白了美國為什麽格外重視傷亡數字,也堅定了控製戰爭規模的想法。隻要有可能,就得盡量縮小戰爭規模,阻止日本參戰!

    來到總參謀部,王元慶與李存勳直接去了會議中心。

    主持會議的仍然是項鋌輝,參會的還是趙潤東、彭茂邦與顧衛民等人。

    “第二次戰役預計在下個月三號之前結束。”項鋌輝首先介紹總體情況,“殲滅韓軍第2集團軍的作戰行動將在年底前結束,預計將殲滅二十到二十二萬韓美聯軍。按照之前製訂的作戰計劃,第軍將在作戰行動結束後越過三八線,攻占大津裏,力爭在第二次戰役結束前攻占束草,完成越過三八線的作戰行動,為今後向釜山進軍打下基礎。圍殲韓軍第1集團軍與美軍第1裝甲師的作戰行動在二十九日,也就是明天晚上展開。我軍將投入第611軍、第211軍、第2、第27軍與第77軍,第383旅、第373旅、第163旅、第162、第172與第1511旅,五個軍與六個旅,總計十五萬官兵。戰役開始後,首先分割美軍第1裝甲師與韓軍第1集團軍,然後集中力量殲滅美軍第1裝甲師。如果打得好,很有可能在戰役收尾階段迫使韓軍第1集團軍投降。戰役結束前,擔任戰役預備隊的第373旅與第383旅將向開城防向推進。如果駐紮在開城的韓軍第3集團軍不主動從開城撤退,將派遣一個旅的兵力攻占板門店,並且越過三八線,攻占臨津江南麵的汶山,切斷開城韓軍的後勤補給線,打開進軍漢城的通道,為第三次戰役打下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