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縱連橫(3/3)

作者:閃爍字數:1021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18

    王元慶在這個時候搞政治改革,無疑為中歐關係解凍提供了最強大的“熱源”。

    實際上,在搞政治改革之前,王元慶就在設法與歐洲國家改善關係。想方設法的為“日本戰爭”尋找理由,在人道主義救援問題上做出讓步,在全麵核裁軍問題上表現積極都是王元慶拉攏歐洲的策略。

    王元慶有沒有在決定推行政治改革的時候考慮到由此對共和國的國際處境產生的重大影響,恐怕誰也說不清楚。隻有一點必須承認,政治改革確實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至少讓更多的歐洲人認識到,共和國不是“**國家”,共和國的人民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共和國更不是“蠻夷之邦”。

    歐洲民眾對共和國的新認識,必然對歐洲國家政府的政策產生影響。

    日本戰爭結束後不久,在英國棄權的情況下,歐盟其他成員國一致通過“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法案”,全麵恢複與共和國的軍事交往。雖然這件事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歐洲國家拿不出足以讓共和國心動,舍得掏錢購買的新式武器裝備,為了保密,共和國也不打算向歐洲國家提供先進武器裝備,但是其帶來的震撼效果絕對不容低估,至少在外交上讓美國吃了大虧,默認了共和國的國際地位。

    與歐洲拉近關係,利用歐洲牽製美國,肯定是王元慶的初衷。

    美國想方設法的“封殺”共和國,共和國也想方設法的給美國製造麻煩。

    歐盟鬧“獨立”,美國的日子不會好過。別的不說,隨著政治一體化進程日益推進,法德意等國逐步承擔起歐盟的安全防務重任,由美國主導的“北約集團”黯然失色,最終必然淪為曆史塵埃。

    從現實角度看,歐盟“蘇醒”,美國必須轉移重點。

    圍剿共和國不是十拿十穩的事,風險太大。如果圍剿共和國失敗,又讓歐洲實現政治統一、成為第三個超級大國,美國的國際地位必然再次降低,甚至有可能成為共和國與歐盟的絞殺對象。

    共和國與歐盟走近,俄羅斯的日子也不好過。

    作為複蘇最慢的大國,俄羅斯的問題比共和國更嚴峻。在共和國與西方國家對抗的時候,俄羅斯還能以“緩衝國”的身份左右逢源,從中牟利。隻要共和國與歐盟在國際舞台上跳起“交誼舞”,俄羅斯的地位必然受到影響。

    可以說,王元慶在這個時候打出了一張非常高明的牌。

    美國利用印度對付共和國,共和國則利用歐盟對付美國。

    論實力,歐盟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印度,其對美國產生的牽製作用明顯超過了印度對共和國產生的牽製作用。

    由此可見,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產生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