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九 暗流湧動 第十一章 喜憂參半(3/3)

作者:閃爍字數:1045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36

    次年初,印度與德國簽署價值15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購買了12艘“電動潛艇”。

    2029年底,印度與英國展開購買第三艘航母的談判工作。

    2030年初,印度除了向俄羅斯訂購包括150架T-50戰鬥機的軍購合同之外,還再次與美國簽署軍購了一份價值250億美元的“一攬子軍購合同”。

    僅僅2年多,印度就從國際市場上購買了價值近千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瘋狂,絕對的瘋狂!

    魯拉帕賈尼這麽做,除了迎合印度國民的“自強心理”之外,最大的意圖就是利用有利世紀增強軍事力量,為印度的再次崛起奠定基礎。

    實際上,印度真正支付的款項並不多,也就200多億美元。

    按照美國的承諾,印度可以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從美國購買軍火。也就是說,印度可以通過為日本提供重建物資獲得武器裝備!

    如此好的事情,印度怎麽可能錯過?

    雖然賬麵上從美國獲取了近千億美元的軍火,但是印度政府隻為此向國內勞動者支付了不到100億美元的薪酬。

    除了購買新貨,印度還獲得了大批“援助軍火”。

    可以說,美國在2028年到2030年間淘汰的武器裝備中,有大約60%落入印度手中。

    雖然美軍淘汰的裝備性能不怎麽樣,肯定不如共和國的武器裝備,甚至比共和國無償提供給巴基斯坦、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的武器裝備還要差,但是對印度來說,重振軍備的第一步是擴充軍隊規模,而不是提高裝備質量。

    對美國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筆劃算買賣。

    一般情況下,任何國家采購本**火都能獲得“最低價格”。比如美國空軍采購的F-22係列戰鬥機的價格不到2億美元,而賣給其他國家的最低價格也要3.5億美元,最高價格超過5億美元。美國政府可以以“自用”為名進行采購,然後以“外銷”價格從印度換取日本重建所需的物資,從而節約了大比費用。

    向印度出售軍火,還能最大程度的拉攏印度,使印度成為美國的盟國。

    當然,向印度免費贈送武器裝備,好處也顯而易見。不但美國將淘汰的武器裝備免費贈送給盟國與友好國家,共和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主要就是處理淘汰裝備的花費太大,不管是封存還是消費,都要花費很大一筆資金。如果在銷毀的時候會產生汙染,費用將更加驚人。與其用錢處理,還不如免費送人。

    印度揀了便宜,美國也得到好處。

    經濟、政治與軍事上的聯合,從根本上促成了美印同盟。既然是同盟,印度就得在國際問題上回報美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抗共和國。

    由此可見,韋斯特伍德的“一箭三雕”之計,確實給共和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