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九 暗流湧動 第二十五章 輸掉的戰爭(3/3)

作者:閃爍字數:1001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48

    魯拉賈帕尼沒有多少信心,經濟貿易部長曼德維拉也沒有多少把握。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中國在印度周邊地區獲得了10多座軍事基地,從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到斯裏蘭卡的亭克馬裏,再到孟加拉國的吉大港,中國在印度周邊建立起了一條嚴密的戰略防線,即便不出動航母戰鬥群,隻需要動用岸基航空兵與“預製艦隊”,中國就能輕而易舉的封鎖印度的所有港口,將西方國家的船隊擋在印度國門之外。

    與之相反,西方國家在印度洋上與中國對抗的基礎並不雄厚。

    作為印度最大“盟國”的美國,除了在英屬迪戈加西亞的軍事基地之外,隻有在海灣地區、吉布提與新加坡的軍事基地。美軍的軍事基地網絡不但距離印度更遠,還完全被中國的軍事基地網絡隔絕。除非美國肯為印度與中國打一場全麵戰爭,不然美國能夠為印度提供的援助非常有限。

    當年美國沒有救日本,現在就不會救印度。

    南亞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立即將“華夏”號航母戰鬥群派往印度洋,讓另外2支航母戰鬥群進駐南海,表明中國肯定會在戰爭爆發之後立即奪取印度洋的製海權,隨即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

    即便退一萬步,中國不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印度也沒有絲毫勝算。

    以農業為例,印度能夠生產滿足60%以上國民、也就是大約11億國民需求的糧食,與中國無償提供的“高產雜交水稻”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雖然中國從未向任何國家收取雜交水稻的專利費,甚至主動幫助眾多遇到糧食問題的國家解決問題,但是所有國家的雜交水稻的種子都需要從中國的專營企業購買,即便價格非常低廉,中國也可以在戰爭期間與戰後停止向印度提供種子,讓印度的糧食產量銳減五成以上!糧食產量減半,意味著5億多印度人將為肚皮發愁,也就意味著印度政府將被憤怒的民眾推翻。換句話說,中國甚至不需要發動戰爭,就能讓魯拉賈帕尼下台。

    毫無疑問,戰爭還沒打響,印度就敗下陣來。

    會議得出的結論讓所有官員感到絕望,就連魯拉賈帕尼都非常絕望。

    印度的選擇隻有一個:避免戰爭。

    會議結束後,魯拉賈帕尼親自聯係印度駐華大使,讓大使緊急會見共和國外長,向共和國表達印度積極防止地區衝突擴大為戰爭的“誠意”。

    幾位重要部門的部長則開始起草新的“援助請求清單”。

    魯拉賈帕尼沒有退路,因為誰都知道,隻要印度不肯在藏南地區與克什米爾問題上做出實質性讓步,戰爭遲早都會爆發。魯拉賈帕尼不可能在這兩個問題上做出實質讓步,因為這會使他成為“民族敗類”。

    無法避免戰爭,隻能爭取更多的時間。

    重點折回原點,印度要想在數年之後頂住中國的戰爭壓力,隻能依靠美國,依靠美國提供的尖端技術!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