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十七章 戰爭部署(3/4)

作者:閃爍字數:1556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5:35

    綜合各種因素,俄羅斯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英法的態度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就算印度是“英聯邦”成員國,英國也不會把印度當回事。更別說隨著阿根廷這幾年一直在馬島附近海域製造麻煩,讓英國不得不盯緊南大西洋。即便在歐洲,英國的日子也不好過。法德意等力主“統一歐洲”的國家早已對英國不耐煩了,法國總統已經多次在歐洲會議上要求英國盡快在“加入歐元區”、“加入政治一體化進程”等關鍵問題上做出答複,不能永無休止的拖延下去。受此種種因素影響,英國根本不可能把遠在萬裏之外的印度放在心上,更不可能替印度出頭。

    法國的情況與英國類似,圍繞著“統一歐洲”問題,一直想當“歐洲老大”的法國不但在全麵核裁軍上表現積極,還最先與共和國改善關係,與俄羅斯在“泛歐洲聯盟”上越走越近。日本戰爭已經表明,歐洲國家對共和國的影響微乎其微,反而是共和國對歐盟有很大的影響。連俄羅斯都不打算拉印度一把,法國有什麽理由充當冤大頭,在錫金問題上與中國翻臉呢?

    美國的積極態度正好說明了美國的險惡用心。

    雖然魯拉賈帕尼否決了《錫金自治決議基本法》,要求國會重新審議該法具體條款,但是該法本身就針對錫金的獨立問題,不管怎麽改,都不可能承認錫金的獨立國家地位。更重要的是,印度國會議員與美國關係密切,是否能夠改出一部能夠化解中印矛盾的法案,還得看美國的態度。

    戰爭無可避免,美國的“積極行動”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的積極態度反而在推動戰爭。隨著共和國與印度進行第一次外長級磋商,談判大門已經開啟。這會讓很多印度國會議員認為,如果共和國沒有理由在此時發動戰爭,也就不會在錫金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即便共和國在磋商期間發動戰爭,也會讓印度人認為印度是戰爭中正義的一方,必將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從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印度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應對戰爭。

    美國沒有改變根本目標,隻是換了種方式推動戰爭。

    也就在這一天,10多艘裝載著足夠武裝10個陸軍師的美製武器裝備的船隊到達印度孟買。雖然該項軍事援助早在去年就已確定,大部分武器裝備也是由美軍淘汰下來的,但是美國在這個時候向印度提供武器裝備,不但對緊張的南亞局勢沒有任何幫助,反而使印度相信美國的支持將決定戰爭勝負。更重要的是,印度能夠利用美國提供的這些武器裝備立即武裝10個陸軍師(4個裝甲師與6個機步師),因為這些部隊已經在美軍教官的指導下訓練了大半年,差的就是美軍的武器裝備。

    外長級磋商能夠取得什麽結果,大家心裏都有數。

    7月4日,裴承毅回到總參謀部。

    到機場接他的不是項鋌輝,而是袁晨皓。

    “人員都已安排好了,就等你回來確定崗位。”

    “這事不急,項總那邊有消息了嗎?”。回來前,裴承毅接到項鋌輝的電話,得知元首已經采納了總參謀長的建議,即立即進行戰爭部署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項鋌輝要做的不是部署進攻部隊,而是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部署進攻部隊,要等到完成作戰計劃,確定參戰部隊、以及各參戰部隊的作戰任務之後才能進行。不管有哪些部隊參戰,作戰物資都要提前運抵前線。如果等到作戰計劃完成之後再運送作戰物資,必然會對部隊的部署工作產生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