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四十七章 準點(3/5)

作者:閃爍字數:1727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00

    印度從美國采購的全電動潛艇的性能並不差,隻是共和國的反潛魚雷的性能也不差。

    針對全電動潛艇迅速普及(主要推動者不是美國,而是共和國,因為共和國早就把全電動潛艇推入了國際市場),共和國海軍投入巨額資金研製先進反潛魚雷。與潛艇一樣,反潛魚雷也走上了全電動化,首先采用仿生物降噪技術、磁流體推進技術等可以大幅度降低魚雷自身噪音的先進技術,從而使魚雷的性能始終走在潛艇的前麵。當然,按照共和國的一貫做法,應用了大量先進技術的先進反潛魚雷首先裝備共和國海軍,在下一代先進魚雷問世之後,才會推向國際市場。

    4條魚雷攻擊4艘潛艇,全部命中!

    更關鍵的是,3艘攜帶了強製電磁幹擾裝置的印度航母均被魚雷重創。

    雖然莫洛萬在最後關頭啟動了強製電磁幹擾裝置,讓第四批反艦導彈全部墜海,但是在航母首創的情況下,印度東部艦隊再也無法對付接踵而至的第五批反艦導彈。

    5點25分,第五波攻擊機群到達。

    12架J與24架J-17B總共向印度東部艦隊發射了192枚反艦導彈。

    雖然數量少了一點,但是對已經失去防禦能力的印度東部艦隊來說,絕對能夠構成毀滅性的打擊。

    5點28分,第一枚反艦導彈擊中“聖雄甘地”號。

    雖然3艘航母均被魚雷重創,但是在此之前,指揮攻擊機群的預警機確定3艘航母還沒有喪失作戰能力,所以讓攻擊機群首先集中力量攻擊3艘航母,沒有分散力量對付護航戰艦。按照楊晉傑的命令,隻有在幹掉3艘航母之後,才能對付護航戰艦。道理很簡單,打掉了航母,護航戰艦也就成了擺設。

    此時,“虎鯨”號已經完成魚雷裝填作業。

    張雪峰可不想錯過最好的機會,立即用6條650毫米重型魚雷攻擊了3艘超級航母。

    遭到魚雷與導彈的雙重打擊,就算號稱“永不沉沒”的“尼米茲”級超級航母也不可能浮在海麵上。按照設計時的指標,“尼米茲”級航母能夠承受24枚反艦導彈、或者12條重型魚雷的攻擊。問題是,“尼米茲”級航母設計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出現速度為10馬赫的反艦導彈,以及裝藥威力為1.5噸TNT當量的重型魚雷,其設計指標針對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反艦導彈與重型魚雷。如果按照共和國海軍使用的反艦導彈與重型魚雷計算,“尼米茲”級航母的扛打擊能力最多為6枚導彈與3條魚雷。

    6條重型魚雷分別命中3艘航母。

    打到這個時候,3艘“尼米茲”級航母戰沉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隻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排水量近10萬噸的超級戰艦來說,沉沒肯定是個比較長的過程。

    也就在這個時候,第六輪,也就是最後一輪導彈攻擊到達。

    顯然,共和國艦隊攻擊機群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為了前往泰國灣與加油機會合,攻擊機群不可能在戰場上空逗留,等到3艘超級航母沉沒後再用導彈攻擊護航戰艦。因為戰鬥節奏太快,楊晉傑來不及調整戰術,甚至沒有在第六輪攻擊之前搞清楚情況,所以第六輪導彈攻擊仍然瞄準了3艘即將沉沒的航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