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五十六章 遲到的命令(2/5)

作者:閃爍字數:1650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09

    第156炮兵旅的編製規模非常龐大,甚至超過了部分裝甲軍與所有快反軍。該旅總共有12個炮兵營,每個營配備1套軌道電磁炮係統。而快反軍與部分裝甲軍的獨立炮兵旅隻有9個炮兵營,部分輕型裝甲軍(裝突軍)的獨立炮兵旅甚至隻有6個炮兵營。

    12個炮兵營的打擊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按照陸軍的作戰標準,1個炮兵營的持續打擊能力相當於1個配備24架J-17A的戰術航空兵大隊的打擊能力。如果部署在固定陣地上,不考慮戰術機動,其密集打擊能力幾乎相當於2個戰術航空兵大隊。12個炮兵營瞬間提供的火力,足足相當於500多架戰鬥機,持續打擊力量也相當於近300架戰鬥機。

    如此猛烈的打擊,必須得到有效的引導。

    為了提高炮兵的打擊效率,第156炮兵旅有單獨的偵察營。與地麵作戰部隊的偵察營不同的是,炮兵旅的偵察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偵察兵,其主要偵察手段是12套炮兵無人偵察機係統(每套有3架無人偵察機,以確保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戰區)。

    除了自身的偵察力量,炮兵旅還可以依靠前線作戰部隊提供的數據進行炮擊。

    當然,在作戰部隊到達戰場之前,炮兵旅隻能依靠自身的偵察力量,或者其他軍兵種提供的引導數據。

    炮擊持續了15分鍾,猛烈的炮火輕而易舉的撕碎了印度軍人的抵抗意誌。

    在針對甘托克北麵的印度軍營的炮擊中,3個炮兵營的72門軌道電磁炮在15分鍾之內投射了上萬枚質量為180千克的重型炮彈(該炮彈最初由海軍研發,為了削減研製經費與統一後勤保障,陸軍也批量采購),對麵積僅5萬多平方米的印度軍營重複覆蓋3次以上,彈著點的平均距離不到20米,而155毫米重型炮彈針對暴露人員的殺傷半徑超過150米,針對半裝甲目標的殺傷半徑超過50米。僅此一輪炮擊,軍營內的近5000名印軍官兵就死亡過半,剩餘的2000多名官兵也完全精神崩潰。

    第一輪炮擊針對的都是印軍的主要目標,特別是軍營與嚴密設防的陣地。

    9點40分,第一批3個營的36架26B進入錫金領空。

    按照陸軍的作戰守則,炮擊進行的時候,航空力量絕對不能進入炮擊範圍。原因很簡單,炮彈沒有長眼睛,而且電磁炮炮彈的飛行彈道非常高,擊中目標前幾乎垂直下落,誰也無法保證不會砸中出現在炮擊區域內的作戰飛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