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六十四章 重量級說客(3/4)

作者:閃爍字數:1622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15

    “確實如此,元首必須施加影響力。”

    “你們有沒有考慮一個問題?”王元慶朝葉永畿看了一眼,說道,“二十年前,也就是紀老率領我們參加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時候,全體代表大會有沒有能力限製元首的權力,紀老要不要得到授權?”

    3人都是一愣,沒有明白王元慶這番話的意思。

    “也許你們並不清楚當時的情況,但是作為直接參與者,我非常清楚。”王元慶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當時,別說元首需要獲得全體代表大會的戰爭授權,就連請示全體代表大會都沒有必要。現在,我必須獲得授權,才能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才能履行戰時權力。這是為什麽呢?這說明,通過這些年的政治改革,我國的權力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元首一家言變成了集體決策。當然,我承認,我們做得還不夠好,至少在策動戰爭仍然是由幾個人在做決定,但是這種情況非常普遍,美國也差不多。這不是體製的問題,而是文明的問題。政治改革搞了這麽多年,成效非常顯著。不但我的權力受到了限製,政府的權力也受到了限製。三位是商界精英,而且在海外生活了多年,非常清楚民主體製的優點,也非常清楚民主體製的要點。從根本上講,我國的民主體製還不夠完善,改革的道路還非常漫長,也許還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們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民主製度。作為政治改革的推動者,如果連我都輕視民主製度,輕易使用元首的影響力,今後誰還會在乎民主製度?”

    說完,王元慶歎了口氣,掃了3人一眼。

    藺彥博沉思一陣,說道:“元首,你有沒有考慮另外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王元慶沒再遮掩,示意藺彥博把話說明。

    “民主製度本身也有缺陷,並不是完美的製度。”藺彥博的思考速度非常快,“以美國為例,所有人都認為美國擁有最發達、最先進的民主製度,但是曆史上,美國犯的錯誤並不少,甚至非常嚴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就有機會拯救數百萬猶太人,結果卻什麽都沒有做。20世紀60年代,美國有機會避免讓數十萬軍人投身戰場,結果卻走上了最錯誤的道路。即便進入21世紀,美國仍然發起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與伊朗戰爭,最終輸得一敗塗地。如果美國的民主製度十分完善,為什麽會犯這麽多的錯誤?顯然,這就是民主製度本身的缺陷。在重大決策上,民主製度的效率非常低下,往往不可能及時做出反應。在利益問題上,民主製度很容易被利益集團綁架,成為利益集團的幫凶。事實證明,民主製度的缺陷必須得到彌補與改善。”

    “你的意思是……”

    “雖然我們都知道發動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但是其他人明白嗎?”。藺彥博知道王元慶想問什麽,“元首向全體代表大會施加影響力,不是用元首的特權使某項法案獲得通過,而是通過元首讓更多的人知道發起戰爭的必要性,也讓更多的人相信,這場戰爭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雖然顧委員長、乃至任何一個代表都可以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分析,但是在說服力上,遠遠比不上元首,效果必然差強人意。如果這隻是一場局部戰爭,我們不會請求元首現身說法。按照元首開始說的,這很有可能是共和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如果不能盡快進行戰爭動員,如果無法做到全民一心,如果無法讓所有人積極參與,我們有多大的把握贏得最後的勝利?”

    “還有,我們會不會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李成文補充了一句。

    藺彥博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我們來找元首的原因。戰爭目的不是擊敗敵人、也不是消滅某個國家,而是使戰後的局勢對共和國最為有利。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哪怕我們獲得了勝利,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裏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