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六十五章 曆史的轉折點(3/4)

作者:閃爍字數:1501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16

    對新加坡來說,克拉運河無疑是最大的噩夢。2030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中、有75%前往共和國,在新加坡臨時停靠的船隻中、有60%屬於共和國。克拉運河通航,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將減少40%左右,新加坡的航運收入將降低30%以上。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戰略地位將一落千丈,到時候不但共和國不需要“照顧”新加坡,連美國都會降低馬六甲海峽的戰略重要性。對於一個沒有多少工業基礎、以航運為主要收入的國家來說,失去航運,等於失去發展動力。對於一個軍事實力並不強大,把安全建立在聯盟的國家來說,失去戰略重要性,等於失去安全保障。

    迫於壓力,新加坡不得不調整外交政策。

    雖然很多人相信,共和國不會投資上萬億,開鑿一條沒有多少經濟價值的運河,但是站在新加坡的立場上,開鑿運河隻是共和國采取的手段,而不是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共和國在克拉運河上大做文章,根本目的就是迫使新加坡調整外交政策。

    事實上,開鑿克拉運河確實得不償失。

    首先是經濟問題。按照最初規劃,克拉運河的開鑿工程分三期進行;一期工程完工之後,運河將達到基本通行能力,即允許15萬噸級貨輪通航;二期工程完工之後,運河將達到標準通航能力,即允許30萬噸級貨輪通航;三期工程完工之後,運河將達到全麵通航能力,即通航能力超過50萬噸級。按此規劃,開鑿運河的總投入超過1萬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入4500億元。以理想情況計算,即克拉運河分擔馬六甲海峽50%的航運量,按照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的平均水平收取航運費,至少需要50年才能收回一期工程投入,收回全部投入則需要80年。即便算上因為航程縮短而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需要40年才能收回所有投入,年回報率僅有2.5%。

    其次是外交問題。克拉運河位於馬來半島北部的克拉地峽,雖然主要在泰國境內,但是運河西部出口位於緬甸境內。即便泰國與緬甸均希望開通運河,從中獲益,可是在運河收益分配上卻存在嚴重分歧。為了穩定東南亞局勢,共和國完全不應該因為克拉運河而激化泰國與緬甸的矛盾。

    最後就是運河所在地區的政治問題。泰國南部地區一直存在民族分裂運動,開鑿貫通馬來半島的克拉運河,必然會削弱泰國中央政府對其南部地區的控製能力,激化民族分裂運動,從而使泰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如果運河地區的穩定不能得到保證,運河本身的價值也將受到削弱。加之由此產生的泰國國內政治問題,必然會使運河的開鑿成本增加,從而削弱運河的經濟價值。

    總體而言,共和國並不打算開鑿克拉運河。

    從實際情況看,如果共和國真要開鑿克拉運河,不應該拖到2030年,而應該在南海戰爭之後,也就是2020年之前動工,爭取在2030年前完成一期工程,從而為共和國進入印度洋提供幫助。

    由此可見,開鑿克拉運河,隻是用來打壓新加坡的外交手段。

    隨著新加坡調整外交政策,東南亞局勢也發生了悄然變化。

    對美國來說,在印度尼西亞倒向共和國之後,新加坡已經成為其全球戰略中的雞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