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六十八章 動員(3/4)

作者:閃爍字數:1553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18

    看到這裏,王元慶皺起了眉頭。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但是必須用到國家調控能力。”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隻能這麽做。你盡快拿出一份詳細的調控方案,然後與顏靖宇商量。”

    葉致勝長出口氣,沒多說什麽。

    所謂的“國家調控能力”,實際上就是按照戰時機製,以計劃生產代替市場運作,即利用國家權力集中國家的工業生產力量。毫無疑問,這麽做,必然會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負麵影響,畢竟生產軍火物資需要的原材料與生產其他產品的相差不大,將物資集中到軍火生產領域,必然拉高工業原材料價格,從而拉高物價。在此情況下,共和國的經濟麵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不徹底的戰爭動員對物價產生的影響,最終會加重社會負擔,對所有共和國公民的生活產生負麵影響。

    作為國家領導人,王元慶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隻是,在以打贏戰爭為根本目的的情況下,王元慶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技術工人的動員情況進行得怎麽樣了?”

    “各大軍火廠商都已開始招募熟練技術工人,雖然初期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三個月之後,影響就不是太明顯了。”葉致勝滅掉了手上的煙頭,說道,“根據中重集團、中航集團等幾家大型軍火廠商提供的數據,因為大部分軍火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對工人的要求不是太迫切,所以工人不足造成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下個月,各主要軍火生產線的產能就將達到最大設計值的六成左右,在十月底達到最大產能。隻要戰爭進度在我們的預料之中,軍火生產能夠跟上戰爭消耗。”

    王元慶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軍人動員。”

    葉致勝沒有多說什麽,因為調查報告的後半部分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共和國的軍隊規模都在縮小,減員最多的就是陸軍。紀佑國執政初期,陸軍的總兵力接近200萬,如果算上武裝警察等準軍事力量,陸軍的總兵力超過300萬。到紀佑國執政後期,陸軍的總兵力降低到了70萬,算上準軍事力量,也不到150萬。到王元慶執政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的總兵力縮減到了55萬,準軍事力量則縮減到了30萬,總共僅有85萬。

    隨著總兵力縮減,退役軍人的數量也在減少。

    到2035年初,適合再服役的退役軍人不到120萬,其中陸軍退役軍人不到100萬。

    顯然,必須動員所有適合再服役的退役軍人,才能彌補兵力缺口。也就是說,包括準軍事力量在內,共和國陸軍的總兵力必須超過180萬,才能在印度戰場上投入150萬的地麵部隊。

    問題是,肯定不是所有退役軍人都願意再次服役。

    實際上,隨著軍隊職業化水平的提高,技術類軍人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加上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大部分退役軍人都在社會上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即便在國家的感召下,部分退役軍人會再次穿上軍裝,仍然會有不少的退役軍人不會重新服役,國家也不可能強製要求退役軍人再服役。

    招不到足夠的退役軍人,隻能擴大新兵征召規模。

    葉致勝在報告中明確提出,應該盡快擴大招募規模。如果戰爭在2036年底結束,那麽在戰爭的頭半年,陸軍的兵力還勉強能夠支持作戰需求。隨著戰爭規模擴大,特別是占領區的擴大,陸軍對兵力的需求將在2036年初出現大幅度增長。如此一來,必須在此之前培訓出足夠多的合格軍人。雖然陸軍的培訓周期相對較短,但是在技術類軍人越來越多、培訓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用半年時間培訓一批合格軍人,算不上充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