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七十章 負資本(2/4)

作者:閃爍字數:1388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21

    “這是我們進行.戰爭動員的全麵報告,雖然我們在很多方麵都不如中國,但是我們絕不是第二個日本,隻要我們進行戰爭動員,就有能力擊敗入侵的軍隊……”

    魯拉賈帕尼根本沒有認真聽阿亞梅爾的話,因為這樣的言論他聽得太多了。

    簡略翻看了一下文件,魯拉賈帕尼就暗自歎了口氣。

    在國家存亡之機,仍然有不少人抱有沒有任何根據的幻想。

    在阿亞梅爾提交的動員報告中,重點介紹了三個方麵的情況,一是印度的軍事人員動員能力,二是印度的軍事工業動員能力,三是印度民眾的抵抗意誌。雖然阿亞梅爾的報告寫得非常“精彩”,但是在魯拉賈帕尼看來,這份報告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不可否認,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人員動員能力。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不但擁有最多的人口,而且人口年齡結構非常理想,沒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印度政府在2034年初進行的人口普查,在174673萬印度人中,18歲到45歲的男性成員(最適合服兵役)有42862萬,16歲到54歲的男性成員(適合服兵役)多達58831萬。以此為根據,在不影響社會生產、不考慮軍事生產能力的情況下,印度的軍事動員能力在25000萬到30000萬之間。毋庸置疑,如此驚人的軍事人員動員能力,能讓任何一個國家汗顏。關鍵是,現代戰爭早已不是拚人數的戰爭,軍人素質、武器裝備性能、戰術思想、工業實力、科技實力都比軍人數量重要得多。在與軍人息息相關的軍人素質上,印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仍然以人口普查為基本依據,在1000個印度人中,僅有28名大學生,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4人、美國是272人、歐盟是268人、中國是263人。降低標準,印度文盲占人口總量的38%,世界平均水平是21%,美國、歐盟、中國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早已實現了教育普及,基本上沒有文盲。國民素質決定軍隊素質,雖然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印度仍然能夠動員不少的高級人才參軍服役,比如在18歲到45歲的壯年男性中,有大約1200萬大學生,但是大部分人才都得參加社會生產,真正能夠動員的高級知識份子並不多。按照印度國防部的估計,能夠動員的大學生不到200萬,而實際參軍服役的大學生不到20萬。在技術軍人成為軍隊主要力量的時代,軍人素質的低下,意味著軍隊戰鬥力的低下。數十年來,印度空軍的事故率居高不下就足以說明問題。

    經過20年的發展,印度早已頂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與當年的中國一樣,印度在獲得“榮譽”的同時,也麵臨前所未有的問題,那就是印度從未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在與軍事生產息息相關的工業領域,並沒有值得印度驕傲的地方。不可否認,印度擁有足以令世界震驚的工業生產力。用工業部長庫裏亞在非正式場合的話來說,印度生產的工業產品足以滿足全人類的需要。關鍵問題是,印度很難將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轉換為實際的軍事生產能力。別的不說,印度軍隊使用的槍支都需要從外國進口,或者依靠外國提供的技術與設備生產。在此情況下,印度就算擁有再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也隻能生產普通武器裝備,無法生產出足以使印度打贏戰爭的武器裝備。可以說,在軍事工業生產領域,印度連鄰國巴基斯坦都比不上。在中國的幫助下,巴基斯坦早在21世紀初就建立起了令印度羨慕不已的軍事工業體係,能夠自行生產包括戰鬥機、主戰坦克、自行火炮、中小型水麵艦艇、潛艇在內的各種現代化武器裝備。時至今日,印度仍然用美國提供的生產線,生產由美國設計研發的各類先進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在印度空軍無法確保製空權,地麵防空係統又無法對中國空軍構成致命威脅的情況下,印度的軍事工業生產體係得不到最根本的安全保障。隨著戰爭規模擴大,中國空軍肯定會不遺餘力的轟炸印度的軍工設施,破壞印度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從而使印度喪失長期抵抗的基礎。戰爭沒有懸念,也沒有同情,魯拉賈帕尼不可能指望中國空軍高抬貴手,放過印度的軍工企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