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八十章 死亡之路(3/4)

作者:閃爍字數:1632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29

    不管有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就是一場步兵之間的對決。

    印軍的進攻打得很頑強,因為從斯利那加南下的巴軍主力將在6日夜間到達查謨,如果不能在此之前攻占查謨,就將失去占領查謨的機會。更要命的是,巴軍主力從斯利那加南下的目的是參加拉合爾方向上的作戰行動,如果讓巴軍在拉合爾方向上發動反擊,印軍就將失去戰役主動權。對印軍來說,攻打查謨隻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且必須在6日傍晚之前占領查謨!

    巴軍的防禦打得很頑強,因為丟掉查謨,等於葬送5個主力師。

    戰鬥中,印軍擁有兵力上的優勢。

    印軍總共投入了8個師,並且將唯一的裝甲師打散編製,協助前線主攻的步兵師。8個師的總兵力超過10萬,即便間隔1米排成一排,也能從查謨一直排到伯坦果德了。如此龐大的兵力,對僅有2個步兵師的巴軍來說,絕對是艱巨考驗。

    巴軍的唯一優勢就是火力。

    因為查謨與伯坦果德的直線距離超過80千米,距最近的印度城鎮在40千米以上,所以除了伴隨步兵與裝甲兵前進的少量火炮之外,印軍隻能動用為數不多的遠程火箭炮,幾乎所有身管火炮都派不上用場。

    與印軍相比,巴軍完全不存在火力問題。

    獲得共和國提供的電磁炮係統之後,除了為幾個主力裝甲師配備獨立炮兵旅之外,巴軍把半數以上的電磁炮係統編在了由軍區與集團軍指揮的炮兵旅中,其中兩個炮兵旅部署在距離查謨不到100千米的傑赫勒姆與古傑拉特。因為巴軍電磁炮的射程超過150千米,所以兩處地點的炮兵旅可以在不轉移陣地的情況下,為查謨守軍提供炮火支援。2個炮兵旅,總共12套電磁炮係統,216門電磁炮,其火力投擲能力相當於6個傳統炮兵旅,或者4個火箭炮旅。

    在山地防禦作戰中,炮火的重要性超過了空中支援。

    可以說,巴基斯坦軍隊與印度軍隊最清楚炮兵在山地作戰中的意義。

    數十年來,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炮戰就沒有停歇過,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大張旗鼓的幹上一次。用外界新聞媒體的話來說,就是久了不打,會降低炮兵的素質。

    對進攻的一方來說,炮火打擊肯定是最大的噩夢。

    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僵持幾十年,印度憑借超過巴基斯坦十倍的國力,用了三次戰爭都沒能把巴軍趕出克什米爾地區,而巴基斯坦依靠共和國的強大援助,都沒能控製整個克什米爾地區,關鍵就是山地進攻太難了。

    幾十年打下來,雙方都掌握了炮兵在山地作戰中的戰術要領。

    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印度首先采購的不是先進的戰鬥機、也不是強大的主戰坦克,而是可以用直升機吊運的大口徑輕型火炮!印度在戰後首先建立的軍工企業,也是專門生產大口徑炮彈的彈藥廠。由此可見,炮兵確實是山地的戰爭之王。

    因為沒有炮火優勢,所以從一開始,印軍的進攻就非常不順利。

    在到達巴基斯坦炮兵“火線”之前,伴隨進攻部隊前進的印度炮兵停了下來。在無法對巴軍炮兵進行反擊的情況下,印軍炮兵確保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留在巴軍炮兵的打擊範圍之外。萬幸的是,印軍做了20年的準備,生產了足夠多的遠程炮彈。雖然其設置的炮兵陣地距離查謨還有50多千米,但是在使用遠程炮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為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問題是,火力支援無法相互抵消。

    隨著印軍進入巴軍炮兵的打擊範圍,炮擊就開始了。

    整個晚上,巴軍防禦陣地上的步兵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呼叫炮火支援,為遠在100多千米外的炮兵提供炮擊參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