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直接匯報(3/4)

作者:閃爍字數:1483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22

    “這是剛剛收到的情報,當時你已經在飛機上了,所以沒有通知你。”王元慶看出了裴承毅的心思,說道,“關鍵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必要占領新德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占領新德裏。”

    “肯定有占領新德裏的必要,那是印度首都。”項鋌輝插了一句。

    裴承毅遲疑了一下,說道:“我讚同項總的看法,確實有必要占領新德裏,但是我並不讚成為了新德裏使戰爭延長半年以上。”

    “如何講?”王元慶也點上了香煙。

    “如同項總所說,新德裏是印度的首都,占領新德裏的政治意義非常重大。更重要的是,除非做好付出幾十萬軍人的心理準備,打算在戰後長期占領印度,不然我們就要占領新德裏,扶持一個友善的印度政權。”裴承毅滅掉煙頭,說道,“僅僅扶持政權還不夠,還得為該政權武裝一支足夠控製整個印度、維持印度社會穩定、擊敗流亡政權的軍隊。從社會層麵看,還得幫助印度進行戰後重建,通過改善民眾生活、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財富分配等等手段化解印度人對我們的仇恨與偏見。這需要努力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雖然代價很大,但是收獲同樣很大。關鍵就是,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之後,我軍必須盡快撤離印度,讓印度人決定印度的未來,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能像照顧嬰兒一樣的照顧印度。隻有積極主動的扶持政策加上開明親善的軍事政策,才能讓大部分印度人相信,我們不但不是侵略者,還是整個印度的解放者。戰爭會帶來創傷,但是戰爭過去之後,我們會做出補償,以實際行動。讓那些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印度人、特別是社會最底層的印度人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不僅僅是一句愛國口號。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重蹈覆轍,才不會像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伊朗那樣,既拚了命,又落下個臭名聲,最後還不得不灰溜溜的撤軍。”

    這番言論,讓項鋌輝對裴承毅刮目相看。

    王元慶沒有半點驚訝神色,似乎早就料到裴承毅會說這些話。

    “毫無疑問,印軍肯定會死守新德裏,至少魯拉賈帕尼會做出死守新德裏的決定。”裴承毅點上了第二根香煙,說道,“如果我是魯拉賈帕尼,我也會這麽做。用一座首都換來一個國家,絕對是非常劃算的買賣。換句話說,不管結果如何,隻要印軍死守新德裏,迫使我們像攻打加爾各答那樣攻打新德裏,就算我們打下了新德裏,獲勝的也不是我們,而是印度政府。”

    “怎麽可能,新德裏……”

    王元慶壓了壓手,打住了項鋌輝的話,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如同北京在共和國公民心目中的地位一樣,在印度人心裏,新德裏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裴承毅長出口氣,說道,“我們在新德裏打得越狠,印度人的反抗情緒越強烈,而印度政府需要的,正是民眾的反抗情緒。東線決戰打到現在,印度都沒有采用遊擊戰術,除了當地的民族成分問題之外,民眾的不抵抗情緒最為關鍵。如果連民眾都沒有反抗的意誌,就算印度政府動員再多的軍隊,也不可能擊敗我們。魯拉賈帕尼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隻是沒有能力解決,或者說暫時沒有解決。從印度的戰爭動員來看,魯拉賈帕尼一直在設法激發民眾的抵抗意誌,不然也不會沒收那麽多由大家族控製的私營企業。隻不過這些年來,特別是最近這幾年,魯拉賈帕尼受國內與國際因素的影響,不得不傾向於大家族與壟斷企業,在民眾心目中的威望降到了穀底。收繳大家族與國際財團的資產,隻能讓民眾認為他是為了戰爭而集中國家生產力,無法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以目前的戰爭局勢來看,如果還無法讓民眾自發起來抵抗,印度就沒有任何希望了。血戰新德裏是魯拉賈帕尼最後的選擇,也是最無奈的選擇。毫無疑問,強攻新德裏,打得越慘烈,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大。雖然暫時不能排除印度政府遷都之後,新德裏守軍集體投降的可能性,但是我們不能冒這個險,更不能把希望放在對手身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