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長的擔憂(3/4)

作者:閃爍字數:1590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35

    按照軍隊裏流傳得比較廣的說法,王元慶很有可能讓顏靖宇在國務院總理的位置上多幹一界,然後再擔任一屆國家副元首,最後才讓他成為國家元首。在此期間,肯定有一位過渡領導人,最佳人選肯定是顧衛民。

    果真讓顧衛民接替,像羅少鵬這樣的軍長就得更加小心了。

    誰都知道,顧衛民是從國防部長邁向委員長的,而且在顧衛民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削減軍費開支!

    雖然外界普遍認為顧衛民是共和國最近幾十年來,最懂得控製軍費的國防部長,正是他在控製國防開支上做出的卓越貢獻,才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沒有因為數次大規模戰爭而受到嚴重影響,正是如此,顧衛民才在王元慶的政府中獲得了僅次於元首的大權,成為王元慶最重要的助手,但是對任何一名軍人來說,顧衛民絕對是不受歡迎的舵手,因為在所有軍人看來,正是顧衛民擔任國防部長那幾年,共和國的軍事建設速度大大減慢,很多重要裝備發展項目被裁減,導致軍隊的戰鬥力沒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顧衛民裁減掉了幾個主要裝備發展項目,共和**隊很有可能在印度戰爭爆發之前進入“電磁時代”,將針對美國的領先優勢擴大到10年以上,而不是現在的5年。

    毫無疑問,顧衛民上台之後。肯定會大刀闊斧的推行軍事改革。

    裁軍肯定無法避免,減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很多正在進行的裝備項目也會半途而廢。到時候,失業的就不是幾十萬軍人,恐怕還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軍工企業的工人與科研人員。

    更重要的是,顧衛民不是顏靖宇。

    雖然在同一時代的領導人中,顧衛民的光芒遠不如王元慶,而且一直受到王元慶的壓製,甚至可以說,正是王元慶的存在,顧衛民才不得不在“二號人物”的位置上呆了這麽多年,但是與顏靖宇相比,顧衛民的威望高得多,地位也高得多,影響力更加不用說。即便沒有王元慶的支持,顧衛民也有能力推進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

    由此可見,顧衛民能不能上台,關鍵得看王元慶有沒有能力在任期內做完該做的事。

    對羅少鵬這樣的軍人來說,結果與否都相差不大。

    如果王元慶能夠在任期內完成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顏靖宇上台之前,就會有數十萬軍人不得不提前轉業,大批將軍失去手裏的權力,被放到養老的位置上去。如果王元慶不能在任期內完成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顧衛民上台之後,照樣會有數十萬軍人轉業,大批將軍提前過上退休生活。

    不能去改變環境,就隻能適應環境。

    在大背景已經明了的情況下,各主力野戰軍在戰場上奮勇爭先,也就不難理解了。

    換個角度看,羅少鵬心裏也不是個滋味。

    當初意氣用事得罪了項鋌輝,羅少鵬就知道前程難料。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剛上戰場,又得罪了裴承毅,那就不是前程難料的問題了。雖然羅少鵬知道項鋌輝不是那種在乎個人恩怨的人,不然早就把他趕出了24軍,但是羅少鵬並不清楚裴承毅的為人,隻知道裴承毅將是下一任總參謀長。如果裴承毅是個小肚雞腸的家夥,恐怕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24軍安排新軍長。

    這個想法,讓羅少鵬心灰意冷。

    不過他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作為少將軍長,就算提前退役,羅少鵬也能終生領取國家的退役軍人補貼,過上既清閑又安逸的生活。對24軍的絕大部分官兵來說就沒有這麽幸運了。如果羅少鵬帶著24軍一起倒黴,讓24軍成為了首批裁減對象,那就意味著2萬多官兵中,大部分將不得不提前脫下軍裝,丟掉飯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