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外長會晤(3/5)

作者:閃爍字數:1657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7:52

    從民族性格來看,這絕不是俄羅斯願意見到的結果。

    正是如此,俄羅斯將印度的戰後問題當成了充分發揮其大國影響力的舞台。如果俄羅斯能夠在印度戰後問題上有所作為,其國際地位肯定能夠得到提升,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也將大大增強。

    從現實利益看,俄羅斯也不想丟掉印度戰後重建的大蛋糕。

    要知道。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出口國,而印度戰後重建肯定需要大量原料,印度本身又沒有足夠的資源,肯定需要大量進口。僅此一項,就足夠讓俄羅斯半數以上的企業過上十多年的好日子。

    受國家基本政策的影響,俄羅斯新聞媒體大放厥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密集轟炸般的新聞報道很快就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

    這到底是一場能夠給17億印度人帶來美好未來的談判,還是第二個“慕尼黑談判”?

    所有人心裏都有這樣的疑問,也就格外關注談判進程。

    在為期1周的第一輪會晤中方並沒達成實質性的協議。

    按照薩利文提出的要求,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必須開放印度市場。任何國家的企業在印度擁有同等的地位,享受同等的待遇,並且擁有參與戰後重建的權利。閻尚隆沒有對薩利文的提議做出正麵回答,而是以“印度的事情由印度人決定”為由,並不承認共和國會在戰後操控印度政府,也就不會為印度政府的行為負責。

    當然,兩人都沒有落到重點上。

    薩利文隻提出了要求,卻沒有提到義務。從根本上講,戰後重建是公益性質,以修複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恢複社會正常活動能力為主要目的,絕大部分項目都是基礎投資,而不是資本投資。一般情況下,這類建設工作都由政府承擔,以招標的方式,由企業負責具體工作。因為印度的戰後重建不是正常情況,所以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承擔,必須由社會承擔。也就是說,參與戰後重建的企業必須承擔社會義務。如此一來,義務肯定比利益更重要。薩利文沒有提到義務,自然不肯承擔義務。如果美國企業不肯承擔應有的社會義務,憑什麽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呢?

    實際上,這也反映出了薩利文的擔憂。

    承擔義務是肯定的事情,可是在承擔了義務之後,誰能保證美國企業的利益?重建工作肯定由政府負責,企業隻是合作方,而不是主導方。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企業承諾承擔重建義務,印度政府又不能切實保證美國企業的利益,結果不但是竹籃打水,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什麽也得不到。

    當然,閻尚隆的觀點就更值得懷疑了。

    共和國作為戰爭獲勝方,就算王元慶親自做出保證,不會幹預印度內政,恐怕也沒有任何人會相信。要知道,王元慶在2037年初就要離任。而此時印度的戰後重建才開始,下一任共和國元首會繼續履行承諾嗎?就算會,又有誰相信?問題的本質就是,共和國幹預印度內政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而且不會留下多少把柄,至少不會給別的國家任何證據。隻要沒有辦法證明共和國幹預了印度內政,西方國家最多隻能指責印度政府,不可能把矛頭對準共和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