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十二章 順從(2/4)

作者:閃爍字數:1613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11

    全球人口直奔百億大關時,幾乎所有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人類文明將何去何從?

    雖然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進入“人口負增長期”,但是誰也不能改變人類人口不斷增長的事實,也無法否認地球最終將不堪重負的事實。在無法建立新家園的情況下,解決人口膨脹的唯一辦法就是消滅過多的人口,而可以選擇的手段無非是瘟疫、饑荒與戰爭。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農業生產邁向工業化的時代,瘟疫與饑荒都不可能奪去生命,減少人口的唯一辦法就是戰爭,而要大規模減少人口,隻能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全球戰爭。毫無疑問,全球戰爭、也就是世界大戰,很有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徹底滅亡。不管是哪個國家的領導人,都不可能冒著毀滅整個人類的危險發起全麵戰爭。

    為了避免世界大戰,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第二個家園。

    雖然從現實角度看,建立在“電力**”基礎上的現代科學技術不可能克服因為人口膨脹而帶來的問題,也就是說,現代技術帶來的額外生產力無法抵消增加人口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建立外太空殖民地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但是隻要能夠建立外星殖民地,哪怕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就能給整個人類文明一個希望,一個能夠擁有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在很多時候,一個希望,遠比一塊麵包重要。隻要有希望,人類文明就不會自我毀滅。

    可以說,開發外太空是所有大國的重頭戲。

    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麵推廣之前,共和國、美國、歐盟、俄羅斯就加快了向太空進軍的速度。2020年,第一批3名共和國的宇航員成功在月球北極地區著陸,不但實現了“阿波羅計劃”之後人類再次登月的夢想,還對存在大量氦3的月球北極地區進行了科學勘測,帶回了大量標本,為後來建立月球科研基地打下了基礎。僅僅4年後,3名美國宇航員成功登陸火星,雖然登陸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3名宇航員沒能返回地球,但是從此開始,人類的足跡離開了地球圈,進入了其他行星係;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登陸火星”成為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話題。

    在“太空競爭”中,共和國與美國的路線截然不同。

    美國全力向火星衝刺的時候。共和國開始建立月球殖民地,而且是以經濟為目的、而不是以科研為目的。雖然看上去,美國的太空計劃更有開拓精神,也更加先進,但是從現實角度講,不管是登陸火星、還是飛出太陽係,月球都是更加理想的基地。更重要的是,月球上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特別是可以用做可控聚變核電站的燃料、以及星際宇宙航行推進劑的氦3。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月球殖民地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建成。

    按照最保守的估計,要在月球上建立一座最低限度的永久性基地。需要向月球運送大約25萬噸物資。

    這是個什麽概念?

    如果用傳統的氫氧火箭發動機,並且用電解水的方式生產液氫與液氧,那麽以2020年的全球發電量計算,需要大約5年才能生產出足夠多的火箭燃料。毫無疑問,這是任何國家多承受不起的。

    要想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新的火箭能源。

    新能源並不神秘,就是催化金屬氫。實際上,早在2013年,即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動機問世後不久,共和國的科學家就提出了用催化金屬氫做燃料的火箭發動機方案,並且獲得了國家的撥款支持。大約在2021年左右,相關基礎研究就取得突破,進行了首次不太成功的試驗,取得了非常關鍵的數據。到2025年左右,也就是共和國提出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的氦3生產基地的之前,用催化金屬氫做燃料的火箭發動機技術已經成熟。關鍵問題是,催化金屬氫不是單獨以金屬形式存在的氫元素,而是儲備在由催化劑形成的特殊結構中,表現出金屬特性的氫元素。也就是說,催化金屬氫本質上是氫元素與催化劑的混合物,其中氫元素所占的比重非常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