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二十七章 戰爭決心(3/4)

作者:閃爍字數:1423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8:25

    當然,沒人否認阿根廷也拯救了不少共和國企業,至少大部分共和國的軍火企業都與阿根廷有密切往來。

    雖然在大蕭條期間,阿根廷的經濟也在萎縮,但是相對於全球經濟卻在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大蕭條期間,軍火貿易的全球化競爭極為激烈。比如為了爭奪沙特阿拉伯空軍的100多架先進戰鬥機的合同,來自美國、歐洲、俄羅斯與共和國的6家戰鬥機製造商拚得頭破血流,就算美國的洛馬公司在競標中獲勝,合同價格也被壓到了最低限度,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利用國際軍火價格大幅度縮水的有利條件,阿根廷加快了國防現代化建設。不得不承認,在軍火貿易上,共和國做得比較厚道。雖然阿根廷無法像沙特阿拉伯那樣,從美國與歐洲采購先進武器,而俄製武器又無法與阿軍的基礎設施搭配,所以阿根廷隻能從共和國采購先進武器。如果共和國的軍火商連成一氣,肯定能在價格上做文章,但是在共和國政府的明令限製下,共和國的軍火商並沒把槍口對外,而是展開“友誼賽”,以價格競標的方式爭奪阿根廷的軍火訂單,從而使阿根廷獲益匪淺。當然,共和國政府這麽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在大蕭條期間,共和國也在進行軍火企業所有製改革,政府重點扶持民營企業,並且對原有的國有企業進行合並重組。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共和國以壟斷銷售的方式占領阿根廷的軍火市場,最大受益者不是孤軍奮戰的中重集團,也不是剛剛興起的中小民營軍火商,而是龐大的國營軍火企業。如此一來,對國有軍火企業的改革行動必然受阻,也就不大可能在日本戰爭爆發前扶持起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民營軍火企業。

    不管怎麽說,阿根廷在大蕭條的10年間收獲了驚人的利益。

    有收獲,自然得有付出。

    換句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雖然按照總體經濟理論,國防投資也是投資,而不完全是消費,但是該理論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通過國防投資創造就業崗位,或者將國防科技轉到民用領域。別的不說,帶來無窮能源的核電站、將人類社會帶入電子時代的晶體管、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互聯網、讓人類突破生理極限的基因工程、開啟電力**的複合蓄電池等等先進技術,幾乎無一例外的來自軍事科研項目。要滿足這個先決條件,就得擁有獨立的國防工業體係,而不是通過從外界采購武器裝備來進行國防投資。

    毫無疑問,阿根廷不具備這個先決條件。

    雖然從共和國采購先進武器裝備的時候,阿根廷想方設法的建立起了南美洲地區最完善的軍工體係,比如在馬德普拉塔建立了南半球第一座電動潛艇生產基地(阿根廷因此成為自共和國與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生產電動潛艇能力的國家),在科爾多瓦建立了南美洲地區的第一條先進戰鬥機組裝線(用來組裝與改進J-14係列戰鬥機,阿根廷空軍的J-14EA全部在此生產,阿根廷因此成為了南美洲地區第一個擁有四代半戰鬥機組裝線的國家),在雷孔基斯塔建立了電動重型裝備廠(主要生產各類電動主戰裝備,比如電動坦克與戰車,後來還擔負起了生產電磁炮的重任),但是在阿根廷的軍事工業體係中缺乏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獨立研發能力,二是核心技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