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八十六章 引子(3/5)

作者:閃爍字數:16536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21

    印度戰爭後,共和國與美國開始開發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

    因為共和國與美國的技術優勢極為明顯,加上國際關係迅速轉變,所以除了像俄羅斯這種有資格、也有野心的地區性大國之外,其他國家都放棄了相關研究,轉而從共和國或者滅國獲取援助。

    英國就是在這個時候放棄了自研,與美國合作開發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裝置。

    問題是,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的門檻非常高。

    第一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解決了有無問題,第二代重點解決第一代存在的問題,比如對自身電子係統的毀滅性打擊,第三代則在第二代的基礎上。拓展了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的應用範圍、適應能力,並且著重解決小型化問題。

    按照裴承毅掌握的情況,由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直接負責的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的主要設計指標就是小型化。換句話說,如果達到了所有設計指標,強製電磁幹擾係統不但能夠裝在戰艦上,還能夠裝在車輛上,甚至以吊艙的方式裝在戰機上。如果能夠把製造成本降下來,還有可能成為導彈彈頭。

    設想一下,如果強製電磁幹擾係統得到普及,電子設備將無藏身之處。

    別的不說,所有開放式電子係統都將失去生存空間。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探測係統都是開放式電子係統。即便是被動探測係統,也是開放式電子係統。也就是說,當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戰爭將再次回到原始狀態,最有效的探測工具不是雷達與熱相儀,而是人的眼睛與耳朵。

    毫無疑問,到了這一步,戰爭的麵貌將徹底改變。

    問題是,美國有可能趕在共和國的前麵研製出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嗎?

    裴承毅既覺得不大可能,又不敢完全否定。

    說簡單點,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的核心技術,也就是小型化所需要的主要技術就是儲備能源與轉換能源的技術,而這兩項技術的基礎都是超導。因為共和國在超導技術上擁有不可否認的巨大優勢,所以美國不大可能在該領域超過共和國。隻不過,除了核心技術之外,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還需要其他很多技術支持,更加考驗工程人員的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不管怎麽說,美國不缺乏優秀的工程師,更不缺少創新方麵的天才。按照裴承毅的估計,就算美國沒有辦法解決能源係統小型化的問題,也可以采取分步走的發展方式,即利用已有技術,首先開發兩代半的強製電磁幹擾係統,等到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後,再開發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最後開發三代半。

    事實上。共和國也在這麽做。

    因為門檻太高,很難在短期內研製成功,部隊又需要新的強製電磁幹擾係統,所以裴承毅在離開裝備辦公室之前,不但建議分階段開發第三代強製電磁幹擾係統,還給項鋌輝打了電話,希望總參謀長能夠重視這件事情。毫無疑問,以裴承毅的影響力,以及兩人的私人關係,項鋌輝肯定不會忽視這個非常重要的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