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九十七章 虛張聲勢(3/5)

作者:閃爍字數:1499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31

    當然,閉路製導炸彈的作戰效率肯定比不上反艦導彈。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測試結果:在對付一艘排水量10000噸左右的大型戰艦時,如果戰艦的航行速度超過24節,也就是戰艦處於防空交戰狀態,閉路製導炸彈的命中率不會超過10%;如果擊沉一艘大型戰艦需要3枚500千克級的炸彈,那麽在實戰中。需要投擲30到40枚炸彈;按照每架戰鬥機攜帶2枚炸彈計算,需要投入15到20架戰鬥機;如果使用的是反艦導彈的話,15架戰鬥機能夠對付至少2艘大型戰艦。也就是說,閉路製導炸彈的作戰效率不到反艦導彈的一半。

    值得重視的是,閉路製導炸彈比反艦導彈便宜得多。

    雖然賣給阿根廷的閉路製導炸彈與閉路製導係統都不便宜,但是在大批量生產後,閉路製導炸彈的價格不會比傳統的激光製導炸彈高多少。因為計算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而彈載計算機占了整個係統成本的一半以上,所以閉路製導係統隻會越來越便宜,隻要能夠證明其實戰能力,很快就能普及推廣。

    從某種程度上講,皇家海軍加強防空配製與阿根廷采購了閉路製導炸彈有直接關係。

    正是如此,在安排作戰任務的時候,裴承毅明確要求,至少一半以上的戰鬥機攜帶閉路製導炸彈攻擊特遣艦隊。更重要的是,軍情局派來的技術人員對阿根廷采購的閉路製導炸彈做了改進,主要就是通過使用工作時間更長的火箭發動機與新的彈翼組件,將炸彈的射程提高到了200千米以上,並且將炸彈的末段攻擊速度提高到了6馬赫以上。也就是說,將閉路製導炸彈的總體性能提高了50%。

    這麽做,就是為了對付特遣艦隊。

    從一開始,軍情局就不相信阿根廷的情報係統能夠保守秘密。特遣艦隊側重防空,證實了軍情局的猜測。即MI5早就獲得了阿根廷從共和國秘密采購閉路製導炸彈的情報,從而將防空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如果不對阿根廷空軍的閉路製導炸彈加以改進,很難對特遣艦隊構成威脅。因為各類彈藥早已采用模塊化設計原理,各種功能模塊均按照統一的接口標準設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按照需要進行組裝,所以改進閉路製導炸彈不是什麽難事,比如其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就來自航空反潛火箭助推魚雷。

    有了合適的武器,打擊特遣艦隊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當然,裴承毅並沒抱多大的希望。

    作為世界上僅次與美國海軍與共和國海軍,排在第三位的皇家海軍,其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以防空能力來講。除了1000多枚區域防空導彈之外,3艘航母與21艘護航戰艦均有中近程防空係統,其中3艘航母、3艘巡洋艦與9艘驅逐艦上配備的均是末段定向能攔截係統,也就是激光攔截係統(護衛艦是全電推進,沒有配備可控聚變反應堆,所以沒有配備能量武器),其硬殺傷能力非常強大。按照皇家海軍公布的數據,“伯明翰”級巡洋艦能夠在1次防空作戰中用區域防空導彈分兩次攔截48個目標、用中近程攔截係統(近程防空導彈)攔截12個目標、3套末端攔截係統還能攔截24個目標,也就是說,總共能夠攔截84個目標;如果全是導彈的話,則相當於一次攔截21架戰鬥機發射的反艦導彈(每架戰鬥機攜帶4枚反艦導彈)。雖然這個數據有很大的水分,不用信以為真,但是按照軍情局獲得的相關情報,“伯明翰”級巡洋艦的防空指數(即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目標的數量)在30到40之間,在巡洋艦中屬於中上水平(美國海軍“聖迭戈”級巡洋艦的防空指數超過50,共和國海軍的“昆侖山”級也在50左右,而俄羅斯海軍的“不懼”級接近30,法國海軍的“布雷斯特”級隻有25)。毋庸置疑,特遣艦隊的防空能力不會差到哪裏去,要想通過空中打擊擊潰特遣艦隊,難度非常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