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一百零四章 曆史重任(3/4)

作者:閃爍字數:1701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38

    “結果出來了?”

    “表決結果很重要嗎?”。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有與項鋌輝爭辯。

    “從形式上講,確實很重要,畢竟我們努力建設法製社會,不但要帶頭遵守法律,還要尊重法律,絕不能做出破壞與違背法律的事情來。”

    “項總,你什麽時候成為政治家了?”

    項鋌輝看了裴承毅一眼,說道:“我可沒跟你開玩笑,表決的結果已經出來了,二十三項條款的支持率全部超過三分之二,走完最後的過場後,憲法修正案就將正式生效。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新的全體代表大會與政治協商大會產生後,將在今年年底、最遲明年初完成立法過程。也就說,民眾很快就能享受到政治改革的果實。隻要新的憲法確定下來,不管誰住進元首府,都要啟動下一輪政治改革。說準確一點。就是政治改革的主要推動者已經不是國家元首,而是由公民選舉出來的代表。換句話說,王元慶之後,除了共和國與中華民族麵臨生死存亡的威脅之外,共和國的大權將由元首府與全體代表大會分享。完成第二輪政治改革之後,共和國的民主政治改革就將初步成型。”

    裴承毅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項鋌輝的意思。

    嚴格說來,王元慶推行的是第二輪政治改革,而第一輪政治改革應該從紀佑國離任前算起,直到王元慶上台結束,而項鋌輝說的第二論政治改革,應該是王元慶離任後的第三輪政治改革。第一輪政治改革中,紀佑國與趙潤東隻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逐步削弱各級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打造服務型政府”。因為削弱政府權力,等於削弱了統治階級的權力、也就是剝奪了利益集團的利益,改革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從某種意義上講,也隻有紀佑國與趙潤東能夠搞好這輪改革,因為兩人在軍隊中都有非常龐大的影響力,能夠得到軍隊無條件的支持,所以沒有任何利益集團是他們的對手。即便如此,第一輪政治改革都用了10多年,而且僅僅解決了一個問題。事實上,第一輪政治改革的最大收獲不是建立了一個服務型的政府,而是培養壯大了最渴望獲得政治權利、肯定會積極支持民主政治改革的“中產階層”。從某種意義上講,“中產階層”發展壯大是王元慶毅然推行第二輪政治改革的基礎條件。如果沒有占到全國人口總量60%的“中產階層”,就算王元慶得到了軍隊的全力支持,民主政治改革也不會一帆風順,甚至不會成功。以共和國的國情,如果民主政治改革慘遭失敗,必然引發社會動蕩,到時候別說民族複興,中華民族能夠苟延殘喘就非常不錯了。有了第二輪政治改革打下的基礎,才有第三輪政治改革,也就是建立起三權分離的、完善的民主政治製度。從這個角度看,王元慶所推行的第二輪民主政治改革也隻取得了一個成果,那就是將原本掌握在最高統治者手中的權力還給了人民,讓人民來決定共和國與中華民族的未來。

    “民主”,也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由此可見,當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擋住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遲早有一天能夠實現民主政治,因此王元慶的最大曆史貢獻就是讓中華民族用最小的代價實現了民主政治。

    當然,民主政治這條路還沒有走到盡頭。

    用項鋌輝的話來說,隻有完成第三輪政治改革,建立起三權分離的民主政治體製,政治改革才算真正完成。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即便政治改革完成了,中華民族也得在改革中前進。

    國家與民族間的競爭就好比逆水行舟,如果中華民族不奮勇向前,而是為取得的些小成就而沾沾自喜,陶醉在過往的輝煌之中,那麽東方雄獅就會在打瞌睡的時候,再次被西方列強超越,再次遭受屈辱、經曆磨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