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一百一十二章 熱點話題(3/4)

作者:閃爍字數:1549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46

    正是如此,紀佑國才不得不多次與俄羅斯總統談論蒙古問題,並且一再承諾,共和國不會單方麵破壞蒙古現有局勢。

    在此之後的20多年間,蒙古與共和國越走越近。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俄羅斯,蒙古早就並入共和國了。

    在2018年、2021年、2023年、2027年、2030年、2032年、2036年,蒙古國均遭受了特大自然災害,其中發生在2027年春夏的特大旱災使2200萬頭牲畜與120萬牧民的飲水受到威脅,最終導致300多萬頭牲畜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幾乎使蒙古經濟徹底崩潰。積極援助蒙古的隻有共和國,而且每次援助的力度都非常巨大。比如在2027年,共和國中央政府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就分別為蒙古當局提供了120億與40億元的援助,共和國民間團體也為蒙古捐助了10億元,幫助受災牧民度過了困難事情。而在2032年的特大雪災中,共和國不但提供了數十億援助,還收養了數百名在暴風雪中失去親人的孤兒。按照共和國官方統計的數據,到2037年初,共和國公民收養了4000多名蒙古孤兒,其中最早被收養的蒙古孤兒已經長大成人了。受此影響,從2020年開始,也就是在蒙古的“統一黨”上台執政之後,分別在2020年、2024年、2028年、2032年與2036年提出與共和國合並。並且每次都在議會得到批準。問題是,蒙古提出的合並請求從未在共和國得到支持。前三次請求均被趙潤東與王元慶否決,而後兩次請求則被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否決。

    顯然,這一現象很難讓人理解。

    不得不說,美國當局在蒙古搞了10多年的民主,不是沒有收獲,隻是沒有能夠為自己創造收獲。蒙古能夠建立起議會民主製,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歸功於美國的努力,特別是美國在20世紀最後10年的努力。也就是說,代表廣大牧民利益的統一黨能夠上台執政,與蒙古的民主政治有很大的關係。

    同樣的,共和國的民主政治也在進步。

    前三次,趙潤東與王元慶拒絕了蒙古的合並請求,主要是出於實際情況。畢竟在2020年到2028年間,共和國的首要任務是對付日本,兩長規模宏大的地區戰爭(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耗盡了共和國的國力,哪怕蒙古問題隻是一個200多萬人的問題,別說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共和國的人口基數,就算多出200多萬人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可是蒙古問題又是共和國與俄羅斯的問題,在日本問題都沒得到解決,印度還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就算趙潤東與王元慶再有野心,也不會在蒙古問題上做文章。

    後兩次,蒙古的合並請求還沒送到元首府就被全體代表大會否決了,就是共和國民主製度進步的顯著標誌。這兩次表決的審議工作都持續了一個多月,幾乎每個代表都發表了意見。與前麵三次表決相比,到2032年的時候,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主要是20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出生的,也就是共和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也是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先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人。雖然所謂的70後與80後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但是當他們步入50歲與40歲之後,理智早就戰勝了情感,在重大問題上很有見解,而且是不受主流思想影響的獨立見解。表決結果表明,絕大部分70後與80後均認為吞並蒙古弊大於利,對共和國的幫助並不大,反而會惹上麻煩。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元慶重點強調了蒙古的局勢,以及與俄羅斯的關係。

    毋庸置疑,隻要共和國與蒙古的交往不受影響,蒙古的政治局勢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畢竟統一黨代表了200多萬牧民。也就是說,隻要共和國沒有在蒙古回歸的問題上做出決定,統一黨肯定會每4年一次(蒙古每4年大選一次)的提出合並請求,而共和國每4年就得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