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章 拔起蘿卜帶出泥(1/5)

作者:閃爍字數:156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9:58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章 拔起蘿卜帶出泥

    與庫爾德人有關的問題。肯定不是小問題。

    用曾經在伊拉克戰爭期間處理過伊拉克民族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的話來說,庫爾德人問題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民族問題,牽扯範圍與解決難度都超過了巴以問題,庫爾德斯坦地區是中東的火藥桶。

    導致庫爾德人問題分外複雜的主要原因就是牽扯了多個國家。

    庫爾德人是西亞庫爾德地區的遊牧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主要分布在紮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主要聚集地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北至亞美尼亞的埃裏溫、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還有部分在敘利亞的阿勒頗,該地區的2000多萬庫爾德人中,近50%在土耳其、近30%在伊朗、近20%在伊拉克、近4%在敘利亞、還有少數散居在黎巴嫩、阿富汗、約旦與俄羅斯等國。按照人口數量計算,庫爾德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與波斯的第四大民族,也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兩千多年來,庫爾德人一直生活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過著簡單的遊牧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講,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不幸,也是最堅強的民族。

    作為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大族群,庫爾德人卻沒有自己的國家。曆史上,在阿拉伯帝國後期,庫爾德人曾經建立了幾個封建王朝。其後,突厥、蒙古數日侵入庫爾德人聚居區。從16世紀到19世紀,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保持著半自治狀態,成為土耳其與伊朗兩國間的緩衝地帶。由於奧斯曼帝國崩潰。庫爾德人分屬數個國家。雖然在1920年簽訂的《塞夫爾條約》規定建立自治的庫爾德斯坦,但是該條約始終未獲批準。3年後,《洛桑條約》取代《塞夫爾條約》,但是沒有提到庫爾德斯坦和庫爾德人。1931年與1944年,伊拉克爆發了兩場庫爾德人爭取自治與獨立的戰爭。受政府冷遇,土耳其的庫爾德人甚至被稱為山地土耳其人。伊朗的庫爾德人不但受到政府的壓迫,還得忍受什葉派的宗教迫害。相對而言,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受到的壓抑反而比較少。1958年,伊拉克王朝被推翻,新政府沒有滿足庫爾德人的政治權利要求。直到1970年,伊拉克複興黨政府才給予庫爾德人有限自治權。1988年,兩伊戰爭還未結束,伊拉克政府就開始鎮壓庫爾德人,導致上百萬伊拉克庫爾德人湧入土耳其與伊朗境內。直到這個時候,庫爾德人謀求自治與獨立的鬥爭才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真正將庫爾德人問題變成國際問題的還是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因為美國扶持的第一任伊拉克總統就是庫爾德人。

    問題是,庫爾德人的問題遠非一個國家的問題。

    因為薩達姆執政期間,采取了一些極端民族政策,所以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僅200多萬,隻占庫爾德人人口總數的20%左右。

    事實上,就連西方國家對庫爾德人的感情也很複雜。

    曆史上,曾經將十字軍打得落花流水的薩拉丁.尤素夫.阿尤布、即埃及阿尤布王朝的開國君主就是最富盛名的庫爾德人。他對曆史的最大影響就是奪取了耶路撒冷,使穆斯林與基督徒在這裏的鬥爭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