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二十三章 戰略屏障(1/4)

作者:閃爍字數:152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0:13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二十三章 戰略屏障

    換個角度,站在商人的立場上。更能看出伊朗的問題。

    作為中東地區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伊朗並不缺乏成為地區強國的基礎,一直沒能稱霸該地區,除了西方國家的打壓之外,就是過於扭曲的社會政治製度。

    伊朗的社會問題前麵已經介紹過了,而由此導致的經濟問題更加嚴峻。

    就像藺慕勳說的,天然氣的出口情況就能決定伊朗的經濟增長速度,伊朗的經濟沒有問題才是怪事。

    毋庸置疑,伊朗是一個“資源型國家”。

    事實上,隻要石油與天然氣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伊朗就有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發展進步的資源,關鍵是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資源。隔著波斯灣與伊朗隔海相望的沙特在這方麵就做得比較好。從某種程度上講,就算伊朗沒有開拓創新,隻要效仿沙特,並且牢牢抓住共和國與印度等幾個主要市場,就能利用其豐富的資源、以及建立在資源基礎上的化工工業體係使國家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緩解國內矛盾。問題是,伊朗沒有效仿沙特,而是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內賈德上台後,出於某些非經濟因素,全盤否決了以往的經濟政策。開始推行新政。

    “新政”不難理解,就是經濟改革,將國營經濟轉變為民營經濟,並且開放伊朗的投資市場,借助外資發展經濟。

    是不是很眼熟?

    從一開始,西方新聞媒體就宣稱,內賈德在效仿共和國的改革開放。

    事實是,問題遠沒有這麽簡單。

    從本質上講,內賈德推定開放政策,發展經濟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引進外國資本、特別是共和國的資本,獲得能與最高精神領袖抗衡的靠山與實力,在取得伊朗的政治大權之後推行更全麵的改革措施。也就是說,內賈德搞經濟改革,為的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經濟目的。

    這種動機上的差距,讓伊朗的改革開放不可能收到最佳的經濟成果。

    數年間,伊朗確實吸引了大量外資。據伊朗政府在年初公布的數據,到2040年,伊朗累計吸納國際投資14萬億裏亞爾(約合3000億人民幣,或者800億美元),全球2000家最大的企業中,已經有400多家進入伊朗,僅投資在100億裏亞爾以上的大型跨國合作項目就超過了1000個。問題是,這些外資的“質量”都不高。比如三堅集團在伊朗的投資在300億元左右,用來修建輸氣管道與輸油管道的就占了大約200億元,另外還有50億元用在了港口建設上。隻有不到50億元用來興辦實業,而所謂的“實業”,全都是資源開采與初級加工,並沒有伊朗最需要的高端製造業。雖然基礎建設的意義非常重要,從長遠來看,三堅集團的投資能夠產生很高的回報,但是對一個僅有幾千萬人口的國家而言,巨額的基礎建設投資意味著消費嚴重不振,也就缺乏持續發展潛力。

    這就是藺慕勳提到的問題,伊朗經濟中,資源開采與初級加工占的比重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內賈德是在印度戰爭之後上台的。也就是說,內賈德上台的時候,共和國的絕大部分企業都把重點放在印度,要麽參與印度的戰後重建工作,要麽在印度搶奪市場份額。不管怎麽說,沒有哪個企業家會放棄印度,而把重點放在市場容量僅有印度三十分之一的伊朗。

    顯然,去伊朗搞投資的,大都有背景。

    那藺慕勳來說,與裴承毅一同去德黑蘭。就是為了政治,而不是為了經濟。當然,這不是說藺慕勳有政治野心,而是他的影響力太大,不得不在某些時候,替共和國當局做些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