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二十七章 擋箭牌(2/4)

作者:閃爍字數:1467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0:17

    杜奇威甚至有理由相信,洛布林夫人在放棄黨內競選之前。肯定於蘭德斯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秘密協議,確保她能成為美國國務卿。

    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國務卿,洛布林夫人不但可以放手推行她的政策,按照她的意願來領導美國,還不需要擔心什麽,因為一切責任都由蘭德斯承擔。更重要的是,蘭德斯的才能不足以領導美國,所以他不可能在具體政策上與洛布林夫人較真。如此一來,就算蘭德斯對洛布林夫人的篡權行為非常不滿,也隻能是不滿而已。

    當然,杜奇威從來沒有低估洛布林夫人的能耐。

    從接受蘭德斯的任命開始,杜奇威就知道,最應該提防的不是蘭德斯,而是洛布林夫人。當他從洛布林夫人那裏得知,美國當局正在積極策劃中東戰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圈套,一個針對他的圈套。

    雖然洛布林夫人把話說得很透徹,但是杜奇威不是蘭德斯,不會輕易被他人蒙騙。

    按照洛布林夫人的說法,中東局勢已經對美國極端不利。雖然共和國暫時沒有采取實質行動,爆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共和國已經加大了在中東地區的投入,不但積極支持敘利亞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還暗中與伊朗溝通,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與伊朗改革派達成了秘密協議。根據各種跡象,以及情報部門提供的相關信息,美國當局有理由擔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比如20年內,由共和國積極扶持的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甚至包括埃及在內的伊斯蘭國家將通過戰爭改變中東局勢。針對這種可能性,國務院不但委托蘭德公司、國際戰略研究所、北大西洋防務服務公司(由美國與英國的知名國際局勢分析員、以及戰略專家成立的谘詢公司)等民間智囊機構進行分析,還讓國防部下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進行兵棋推演,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即等到對手做好準備主動發起戰爭,美國取勝的可能性不會超過30%,以色列生存下來的可能性不會超過20%。根據這些結論,美國當局有理由、也有必要采取積極主動的行動。

    問題是,杜奇威就是美國最優秀的戰略專家,他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嗎?

    洛布林夫人安排他去開普敦會見裴承毅的時候,杜奇威首先考慮的就是國務卿這麽做的動機。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黨政府在這個時候策劃中東戰爭,根本原因不是擔心會輸掉20年後那場還沒有爆發的戰爭,因為20年後是誰執政還說不準呢。在杜奇威看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韋斯特伍德與布蘭迪諾這兩位民主黨總統過分“軟弱”,在長達16年的民主黨執政周期內,均沒卷入較大規模的戰爭,也沒有幾項有野心的軍事計劃。如果算上弗雷德裏克總統的第二屆任期也沒有卷入大規模戰爭,美國已經20年沒有打仗了。縱觀美國曆史,在長達20年的時間內沒有打仗,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要知道,在美國不到300年的曆史中,平均每5年就會卷入一場戰爭。平均每10年就會打一場大規模戰爭。

    說直接點,共和黨就是想打仗,或者說那些支持共和黨的利益集團想打仗。

    或許有人認為,大蕭條才過去不久,美國又是各大經濟體中經濟複蘇最晚的一個,就算共和黨再好戰,也不應該在根基不穩固的情況下對外用兵。事實上,美國從來就不存在根基不穩的問題。即便在大蕭條時期,美國的國內情況也沒有糟糕到讓民眾吃不起飯、沒有地方可住的地步。按照布蘭迪諾在2041年初離任前發布的國情谘文,在他執政的8年中,中小企業的破產率降低了80%。失業率從17%降低到了4%,勞動者平均收入從每小時48美元提高到了每小時127美元,人均國民產值由20萬美元提高到了27萬美元,美國在全球5大經濟體(共和國、歐盟、美國、俄羅斯與巴西)中所占比重由23%提高到了32%。這一係列的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在布蘭迪諾執政期間已經好轉。更重要的是,戰爭在給經濟產生壓力的同時,也能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遠的不說,共和國就用一場非常漂亮的戰爭為今後30年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對美國的利益集團來說,不能進入印度市場,就得開辟一個新的市場、而且是一個完全屬於美國的市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