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三十三章 亮底牌(1/4)

作者:閃爍字數:1440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0:24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三十三章 亮底牌

    回到北京,裴承毅得到的第一條消息就是庫爾德人問題第一輪秘密談判已經結束了。

    結果並不理想。雙方花費了好幾天的寶貴時間,連一項實質性協議都沒達成。談判期間,共和國的談判代表按照計劃提出了“大庫爾德自治區”的設想,即在庫爾德人的民族基礎之上,在土耳其、伊朗與伊拉克交界地帶成立一個跨越國界的庫爾德人自治區,在不排斥國家主權的情況下,通過分國界治理的方式給予庫爾德人最大限度的自治權。提出這個提議的時候,共和國的代表明確提到,在現有情況下,既要保證各國的利益、又要保證庫爾德人的利益,這是唯一、而且有效的解決辦法。美國代表並不讚同這一提議,並且認為共和國想借此機會製造一個庫爾德人國家。談判中,美國代表提到,因為中東局勢已經非常混亂,再製造一個獨立國家不但無助於解決中東問題,反而會使中東問題更加複雜,所以美國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提議。

    正是如此,談判破裂,雙方回到了起點。

    準確的說,雙方一直在起點原地踏步。

    不管怎麽說,針對庫爾德人問題的秘密談判破裂早就在雙方的預料之中。所以並沒引起雙方當局太大關注。

    在第一輪談判結束前,雙方討論的最後一個問題不是有沒有必要進行第二輪談判,而是有沒有必要繼續以不公開的方式進行談判。因為美國當局沒有在庫爾德人問題上做出實質性的讓步、也沒有提出任何可行性的解決方案,所以共和國的談判代表提議讓涉及到庫爾德人問題的幾個國家加入談判,至少應該讓三個主要當事國加入談判。美國代表並沒立即做出答複,隻是答應在第二輪談判準備階段給予回答。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對於談判結果,共和國與美國當局已經心照不宣了。

    因為秘密談判不涉及當事方,而且沒有對談判進度提出要求,所以壓根就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雙方舉行秘密談判,隻是為了在事情擴大之前互換信息,為接下來的戰爭做好準備。說簡單點,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都不想為了中東地區在戰場上見真章,或者說都想從心理上打壓對手,以最小的代價迫使對方讓步,不想把事情鬧大;如此一來,雙方不但要有所克製,還得防備一切有可能讓中東戰爭演變成兩個超級大國全麵戰爭的因素。要做到防範於未然,首先就得相互通氣,搞清楚對方的底線,製訂相應的對策,同時盡量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讓對手犯錯誤。

    這種大國間的博弈,在冷戰時代非常常見。比如20世紀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前,美國與前蘇聯就通過聯合國、情報機構、第三國等途徑交換了信息。正是掌握了對手的底線,即前蘇聯能夠打到美國的戰略核彈頭不到50枚(當時美國能夠打到前蘇聯的戰略核彈頭多達上千枚,擁有絕對戰略優勢),肯尼迪總統才做出了用艦隊全麵封鎖古巴、搜查運載導彈的前蘇聯貨船的決定,並且迫使驕橫狂妄的赫魯曉夫在美國海軍麵前退縮,答應撤走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彈道導彈與轟炸機,美國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

    問題是,此時的共和國與美國保持著戰略均勢,恐嚇很難產生作用。

    雖然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在中東地區擁有非常明顯的戰略優勢,除了以色列是中東地區頭號軍事強國之外,土耳其的軍事實力不可低估,而作為中東地區第二大軍事強國的埃及並不是美國的敵人,與共和國關係良好的敘利亞最多隻是老三,而伊朗自身的問題都沒得到解決,所能發揮的作用並不是很顯著。更重要的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擁有完整的軍事基地網絡,或者說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擁有足夠的軍事拒敵。與之相比,共和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就少得可憐了,甚至可以說沒有軍事基地。因為瓜達爾港就是共和國控製的距離中東地區最近的軍事基地。如果考慮到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的差距,就算敘利亞與伊朗會向共和國提供軍事基地,也很難加以利用。但是決定戰略態勢的不僅僅有現實情況,還有對未來的預期。因為以色列簽署了《倫敦條約》,並且承諾不在任何情況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土耳其的情況好不到哪裏去,在自身發展潛力相當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在國防建設上有所作為。相對而言,不管是奮發自強的敘利亞、還是勵精圖治的伊朗、乃至正在爭取獨立的伊拉克,都有可能得到長足發展,軍事實力也會出現突飛猛進般的提高。從長遠來看,共和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實力隻會增加,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實力隻會減弱。綜合這兩點,共和國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均勢已經形成,不可能出現古巴導彈危機那種一麵倒的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