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章 正麵進攻(1/4)

作者:閃爍字數:1463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23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章 正麵進攻

    7月1日夜間,地麵戰鬥打響不到24小時。以聯軍身份參戰的伊朗軍隊就出現在了戰場上,並且參與了進攻行動。

    按照承諾,第一戰鬥單位的炮兵旅在進攻開始前進行了30分鍾的炮火準備。

    雖然前期炮火準備的時間不是太長,但是效果卻不容低估。按照第一戰鬥單位炮兵旅遞交給前線指揮部的戰報,在30分鍾的高強度炮擊中,5個炮兵營的120門電磁炮總共向指定區域內投擲了43200枚質量在200千克以上的炮彈,彈藥總投射量超過8700噸,是正常情況下的7倍。

    這輪異常猛烈的炮擊也載入了美軍史冊,隻是不值得美軍官兵驕傲。

    因為2個美國陸軍旅的防區麵積不到200平方千米,炮兵旅的打擊範圍沒有超過250平方千米,所以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彈藥投擲量超過35噸,相當於170多枚炮彈。雖然炮彈總量不是很多,但這不是一般的覆蓋式炮擊,而是根據前線偵察部隊提供的數據進行的精確炮擊。即便按照4門火炮齊射1輪摧毀1個目標計算,1平方千米內被摧毀的目標超過40個,而實際上,值得在前期炮火準備中重點打擊的目標不會超過30個。也就是說,前期炮火打擊的密度已經超過了實際需要。

    按照美軍的戰鬥記錄,炮擊結束的時候,主要防禦設施均被摧毀。

    緊隨炮擊到來的,就是伊朗陸軍的裝甲部隊。

    雖然伊朗軍隊的實力值得懷疑。但是作為伊朗軍隊的核心力量,伊朗陸軍的實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因為這場戰爭關係到了伊朗在中東地區與海灣地區的地位,所以戰爭爆發前伊朗當局就把最厲害的部隊派了過去,其中就包括伊朗國防軍中唯一裝備DZ-31A主戰坦克與30A步兵戰車的第3裝甲師,也就是聞名天下的“霍梅尼師”。該師不但以伊朗前最高精神領袖的名字命名,而且在解放胡齊斯坦省霍梅尼港的戰鬥中表現英勇,擊敗了以防禦能力著稱的美軍第7步兵師。

    事實上,伊朗陸軍中,真正值得重視的也就隻有霍梅尼師。

    印度戰爭後,伊朗就向共和國當局提出了購買DZ-31A與30A的意願,隻是這兩種裝備屬於共和國的頂級武器,別說賣給算不上盟國的伊朗,就算是巴基斯坦與阿根廷,也要利用特別軍售法案才能買到這兩種主戰裝備。直到2037年,隨著共和國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影響越來越大,陸軍經費非常緊張,更好的主戰裝備即將研製成功的時候,共和國當局才放寬了出口限製,向巴基斯坦等主要盟國提供了這兩種主戰裝備。

    2038年初,伊朗當局派往巴基斯坦的軍事考察團首次接觸到了DZ-31A與30A,隨後就發生了著名的“伊斯蘭堡事件”,即巴基斯坦陸軍司令部的一名高級參謀以1500萬元的價格把DZ-31A與30A的維修圖紙賣給了伊朗間諜,導致兩種裝備的性能外泄。雖然軍情局在隨後的調查報告中明確提出,伊朗沒法生產製造DZ-31A與30A的主要材料,即高強度合金,也沒有辦法生產大功率超導電機與高級複合蓄電池,更沒有辦法生產電磁炮與電磁機關炮。沒有必要擔心伊朗會仿製這兩種裝備,但是這一事件仍然促成了共和國當局改變軍售方式,在次年年初伊朗總統訪問北京的時候,與伊朗當局簽署了出口300輛DZ-31A與420輛30A的軍售合同。

    根據西方新聞媒體的報道,“伊斯蘭堡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是伊朗情報機構,很有可能是共和國的軍情局,因為當時DZ-31C與30D已經研製成功,共和國陸軍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無法采購。通過泄露技術資料,讓政府與“議會”降低出口門檻,把陸軍庫存的DZ-31A與30A賣掉,獲得采購新裝備的資金、為新裝備留出空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