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處被動(1/4)

作者:閃爍字數:1591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43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處被動

    進入7月7日,共和國陸軍率先在北線戰場上發起進攻。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第一戰鬥單位在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持與配合下率先開始猛攻錫爾特,拿出了一副不幹掉2個美軍師誓不罷休的樣子。到天亮的時候,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兩個炮兵旅總共向錫爾特傾灑了大約8萬噸炮彈,用彈雨將美軍陣地來回耕犁了好幾遍。炮擊期間,空軍戰術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還轟炸了錫爾特。因為爭奪製空權的戰鬥還在進行,所以戰鬥機全部在伊朗或者伊拉克的遠程防空係統的保護下使用射程在200千米以上的防區外彈藥進行了重點轟炸。非常可惜的是,因為需要優先部署戰術運輸機群,所以陸航的低空攻擊機沒能參加攻打錫爾特的戰鬥。

    不管怎麽說,這輪火力打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根據五角大樓在戰後公布的相關資料,炮擊開始後,錫爾特的美軍指揮官在天亮前就發出了5次求援請求,而且都是最緊急的求援請求。

    難題擺在了杜奇威的麵前。

    要想拯救錫爾特的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除了用遠程炮火打擊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之外,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到達迪亞巴克爾的第7步兵師攻打巴特曼,迫使第十戰鬥單位收縮防線,讓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能夠向西突圍。

    事實上,杜奇威甚至無法為前線部隊提供遠程炮火支援。

    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炮兵全都留在了班凱水庫南麵的馬拉蒂亞(馬拉蒂亞省省府,也是塔特萬-伊切爾鐵路與薩姆鬆-馬拉蒂亞鐵路的交匯點,土耳其中部地區最主要的鐵路樞紐中心之一),而這裏距離迪亞巴克爾僅僅170千米,距離第十戰鬥單位炮兵旅所在的摩蘇爾不到500千米。也就是說。美軍炮兵在轟擊第十戰鬥單位的時候,肯定會遭到對手的猛烈反擊。

    萬分可惜的是,美國陸軍的電磁炮遠遠比不上共和國陸軍的電磁炮。

    因為美國一向不太重視炮兵建設,就算在半島戰爭之後,投入巨資研製電磁炮,但是受基礎技術的影響,一直沒能趕上共和國炮兵的發展水平,所以美軍現役電磁炮的性能與共和國陸軍的第一代電磁炮旗鼓相當,在使用普通炮彈時的最大射程隻有350千米,使用增程彈藥時的射程也不到450千米,而共和國陸軍第二代電磁炮的最大射程已經提高到了500千米以上,在使用增程彈藥的時候,甚至能夠打擊800千米外的目標。

    當然,差距不僅僅體現在射程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陸軍在“無線電能傳輸係統”上投入巨資,就是在為炮兵解決電能供應問題。如果用電線來傳輸電能,因為電磁炮所需電能特別巨大,在必須盡量減輕係統質量的情況下,也就無法使用太大的變壓器,隻能通過提高電流的方式來提高電能傳輸功率,所以在使用普通電線的情況下,傳輸距離受到了很大的限製,必須將一個係統的所有電磁炮集中部署在供電係統附近。這麽部署的話,炮兵很容易遭到對手的炮火壓製或者空中打擊。更重要的是,供電係統極為脆弱,很容易被摧毀。隻有解決電能傳輸問題,才能讓充分發揮電磁炮係統的實戰價值。

    因為美國陸軍對炮兵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所以美國在相關領域的研製都不如共和國。

    根據五角大樓公布的相關數據,在采用了超導導線的情況下,美軍的電磁炮係統可以分散部署在方圓6000碼的範圍內,也就是每門電磁炮上有大約3000碼(約和2743米)長的導線。問題是,實戰中,不可能按直線敷設導線。更重要的是,這個部署距離仍然太狹窄了,作為係統核心的供電設備,也就是可控聚變反應堆與發電係統很容易遭到打擊,與對手進行對轟時的生存率肯定高不到哪裏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