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二十章 膠著戰局(3/4)

作者:閃爍字數:1488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1:53

    做出這一判斷的還有裴承毅。

    如果說蘇勁輝還有可能大意輕敵,那麽裴承毅肯定不會低估達揚的能力,因為軍情局的張孝瓏一直在提醒他,千萬不要小看達揚。

    在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達揚絕不會輕易放棄。從整個戰局來看,在打下蘇韋達之前丟掉舍赫巴,不管美以聯軍能不能在德拉省構築新的防線,擋住共和**隊的前進步伐,都將失去攻入大馬士革的機會。因為美以聯軍在南方戰線上主攻,不像美土聯軍在北方戰線上主守那樣,所以打不下大馬士革,美以聯軍就無法取勝。雖然通過穩固防禦,有很大的希望守住戈蘭高地,但是對於必須取勝的美以聯軍來說,退守戈蘭高地就是最大的失敗。如果考慮到北方戰線上的情況,那更是慘敗。

    由此可見,不管是杜奇威還是達揚,都會拚命爭勝。

    從美以聯軍的進攻安排上就看得出來,為了獲得勝利,美軍與以軍都投入了血本。從某種意義上講,第2陸戰師沿著敘黎邊境地區北上攻打大馬士革,而且是在主戰場上的戰鬥打響之前北上,就能證明杜奇威不希望輸掉南麵的戰鬥。隨著以軍的進攻被第九戰鬥單位挫敗,杜奇威立即讓第1陸戰師參戰,也能說明這位美國陸戰隊將軍的意圖。

    如此一來,在美軍第1陸戰師北上的時候,裴承毅也察覺到了危險。

    可以說,當時的戰場情況比較混亂。

    第1陸戰師從蘇韋達北上救援舍赫巴,2個以軍旅則從舍赫巴東麵南下;第二戰鬥單位的戰鬥旅還在圍攻舍赫巴,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則分成數支部隊在追趕撤退的以軍。

    在如此混亂的情況下,速度決定了一切。

    接到聯合司令部發出的警告後,蘇勁輝立即聯係了傅衛民,要他立即以空運的方式向蘇韋達運送至少2個營的作戰部隊。在此之前,蘇勁輝安排第二戰鬥單位的戰鬥旅派遣部隊南下增援蘇韋達。因為第1陸戰師北上,第二戰鬥單位將麵對3倍於己的強敵,所以不可能讓部隊穿過第1陸戰師的防區到達蘇韋達。更要命的是。第二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都在舍赫巴附近,距離敵人太近,所以無法用垂直起降運輸機空運作戰部隊。如此一來,就隻能把增援蘇韋達的重任交給第九戰鬥單位了。

    蘇勁輝的第一決策非常重要,因為以當時的情況,絕對不能丟掉蘇韋達。

    換個角度看,如果能夠守住蘇韋達,就能堵住美以聯軍、至少是以軍第118裝甲旅與第5步兵旅的逃跑路線,迫使美以聯軍集中全部力量頂住第二戰鬥單位在舍赫巴方向上的進攻行動,從而縮小戰場範圍,讓第九戰鬥單位獲得更多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設法打下舍赫巴的話,就能達到圍殲1個美軍陸戰師與3個以軍旅的目的。雖然這幾支部隊的總兵力不到5萬,而以色列國防軍的陸軍就有20多萬官兵,還能在一個月之內動員上百萬的預備役人員,但是對於當前的戰鬥來說,如果能夠一舉殲滅5萬美以聯軍的主力部隊,不但能夠一舉決定南方戰線上的基本態勢,還能對整個戰局產生重大影響。別的不說,到時候杜奇威必須將第2步兵師與第10步兵師派往以色列,幾支剛剛動員起來的美國國民警衛隊師也得奔赴中東戰場。

    蘇勁輝不是傻蛋,他非常清楚,在這場戰爭中,他是配角,而且是二號配角。

    在北京與裴承毅見麵的時候,他就知道南方戰線不是共和國的“主場”。受國家基本策略影響,不管蘇勁輝在南麵打得多漂亮,都不可能改變局勢。也就是說,軍事本身就是為政治服務的。在共和國不可能拿以色列怎麽樣的情況下,軍人決定不了未來。戰爭爆發後,裴承毅的調兵遣將證實了蘇勁輝的猜測,並且讓蘇勁輝認識到,他的出路隻有一條,即盡量配合裴承毅打贏這場戰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