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錯就改(1/4)

作者:閃爍字數:1454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00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錯就改

    對於袁晨皓在前麵大衝大打的戰術。裴承毅不是很滿意。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作為裴承毅親手培養的最重要的部下之一,袁晨皓繼承了裴承毅的指揮風格,非常清楚裴承毅的作戰套路,會全力配合,但是誰都不能否認,裴承毅是一個非常有性格的指揮官,袁晨皓也是一個個性鮮明的軍人。不管兩人的私人關係怎麽樣,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兩人的想法肯定不會完全一樣。

    誰都知道,裴承毅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從來不會製訂詳細的作戰計劃,更不會用作戰計劃去約束部下。也就是說,裴承毅往往會給手下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如此一來,指揮作戰的時候,裴承毅有的時候會掉轉過來,即按照下級部隊的行動調整作戰計劃。雖然這麽做經常受人詬病,在某些人看來,甚至有損裴承毅的指揮官形象,但是從來沒有人懷疑這種指揮方式的作用,特別是在大規模戰爭中的作用。

    各國將領中。能夠用這種辦法指揮部隊作戰的,恐怕也隻有裴承毅。

    嚴格說來,裴承毅也是在特殊環境下形成這套指揮風格的。半島戰爭中,身為上校參謀的裴承毅代替項鋌輝指揮作戰行動。麵對一大幫趾高氣揚的將軍,就算得到項鋌輝的全力支持,裴承毅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指揮作戰行動,因為當時項鋌輝剛剛當上總參謀長,在部隊裏的威望還不是很高。正是在這個時候,裴承毅掌握了如何利用部隊的特點,以及下級指揮官的特點去影響戰爭。這種“因人製宜”的指揮方式,無疑是最有效率的指揮方式,也是最有可行性的指揮方式。在隨後的幾場戰爭中,裴承毅能讓數十萬大軍像一個人那樣去執行作戰任務,與他的指揮方式不無關係。

    既然是因人製宜,就要充分發揮將士的主觀能動性。

    袁晨皓定下強攻迪亞巴克爾的時候,裴承毅就猜到,他的目標肯定不是那座隻有幾十萬人口的城市,而是要借助這次進攻作戰行動,取得更大的勝利。

    從一開始,袁晨皓這邊采用的就是“圍點打援”戰術。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北方戰線上的作戰行動都是在為南方戰線上的行動服務,就算打得再好,也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袁晨皓卻不這麽看,因為裴承毅的戰前部署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北方戰線上的結果將決定整場戰爭的結果。與以往的戰爭相比,共和國麵對的不是不堪一擊的土耳其。也不是精小強悍的以色列,而是共和國最強大的對手。戰爭還未打響,共和國的中央領導與軍隊領導就達成了共識,即在有限目的的情況下,與美國打一場有限規模的戰爭。也就是說,共和國不會謀求在這場戰爭中徹底擊敗美國,隻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迫使美國妥協讓步。在戰爭性質受到嚴格限製的情況下,戰爭的手段、以及戰爭的最終目的自然會受到限製。共和**隊的任務不是打垮美國,而是“打敗”美國,即讓美國當局承認戰敗。達到這個目的的辦法有很多,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要想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終的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爭中大量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讓美國流盡鮮血,最終不得不到談判桌上與共和國解決問題。

    袁晨皓是個非常聰明的軍人,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正是如此,他才積極主張采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因為隻有這個戰術才能盡可能的與敵人打運動戰,而隻有在運動戰中,才能大量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事實上,這也是裴承毅主張的戰術。

    從10多天的戰鬥來看。袁晨皓把“圍點打援”的戰術思想執行得非常徹底。先是圍住布呂歇爾的歐洲軍團先頭部隊,然後圍住歐洲軍團,再圍住前來解圍的第7步兵師,最後圍住數個美軍師,每一次包圍行動都能引來更多的美軍。打到這個時候,袁晨皓指揮的2個戰鬥單位與兩伊軍隊已經在戰場上殲滅了美軍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以及大約30萬土耳其國民軍,還即將殲滅美軍第7步兵師、第82戰略師與第101突擊師、以及大約20萬土耳其國民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