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三十四章 轟炸開始(3/4)

作者:閃爍字數:1427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06

    用一些轟炸機飛行員的話來說,隨著技術進步,特別是基於軍事信息網絡的自動控製係統的進步,轟炸機飛行員的主要任務不是駕駛轟炸機,也不是投擲彈藥,而是充當轟炸機自動飛行與作戰係統的“備份”,即在自動控製係統失靈的情況下,確保準確無誤的完成轟炸任務。因為轟炸指令保存在一台沒有並入軍事信息網絡的計算機內,所以在自動控製係統崩潰之後,飛行員隻需要將那台計算機接到轟炸機的備用信息接口上,並且設置為閉路控製方式。如果這套方式都無法正常工作,飛行員就將結束作戰行動,駕駛轟炸機返回基地,或者在合適的地點彈射逃生。

    總而言之,轟炸機飛行員更多的時候是個“監視者”,而不是戰爭的“參與者”。

    這次轟炸行動就是如此,數十架轟炸機上的上百名飛行員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將要打擊什麽目標,甚至不太清楚彈艙內攜帶的是什麽彈藥。

    機群到達發射導彈的空域之後,軍事信息網絡發來了發起攻擊的信號。因為沒有任何理智正常的人會把足以毀滅整個人類的武器交給冷冰冰的、具備了初級智能、由邏輯控製的計算機掌握,所以在發射導彈之前,需要由轟炸機上的飛行員來確認攻擊指令,並且由飛行員親手開啟控製著發射通道的機械鎖。因為執行的不是戰略轟炸任務,所以投彈的轟炸指令隻由機長一個人掌握。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時候,得由機長與副駕駛同時下達指令。為了防止某個精神失常的機長或者副駕駛把幾十枚攜帶了核彈頭的導彈發射出去,2個機械鎖設在駕駛艙的兩側,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同時啟動兩把鎖。

    在軍事信息網絡的控製下,分成數個機群的數十架轟炸機陸續發射了攜帶的遠程導彈。

    雖然這些轟炸機沒有在一個地點,也沒有在同一時間發射導彈,整個行動看上去毫無規律可言,轟炸機上的飛行員也不知道其他轟炸機的情況,但是從整個戰局來看,數十架轟炸機的行動是有規律的,即所有轟炸機發射導彈的時間與空域都做了精心安排,以確保所有導彈在1分鍾之內到達同一地點,攻擊同一批目標。

    毫無疑問,隻有在對付具有強大自衛能力的時效敏感目標時才會采用這種戰術。

    不可否認,出動數十架轟炸機絕對不是小事。事實上。在這些轟炸機從共和國的空軍基地起飛時,美國的戰略警戒衛星就發出了警報,美國的情報係統隨即全速運轉。僅僅用了幾分鍾的時間,NSA、CIA、國防安全情報局等等情報機構就對共和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作戰行動做出了評估,認為那幾十架攜帶了遠程空射巡航導彈的轟炸機將飛往戰區,像以往那樣,在伊朗、或者巴基斯坦上空發射導彈,然後返回空軍基地。

    也就是說,美軍並沒想到,那些轟炸機的打擊對象會是其海軍艦隊。

    這也不難理解,如果共和國要對付美國艦隊,早就動手了,不會拖到這個時候。

    更重要的是,用來對付艦隊的導彈與用來對付地麵目標的導彈幾乎沒有區別。

    如果在以往,隻有專用的反艦導彈才能用來對付艦隊,而用來攻擊地麵目標的巡航導彈對艦隊幾乎沒有威脅。原因很簡單,對付地麵目標的巡航導彈主要打擊固定目標,很少對付機動目標,而艦隊屬於機動目標,因此對付艦隊需要配備相應的製導係統。到了21世紀20年代,隨著強製電磁幹擾係統問世,導彈的速度越來越快,攻擊末段的製導方式也越來越簡便。因為強製電磁幹擾係統能對所有開放式電子係統造成毀滅性打擊,所以很多新式反艦導彈的末段彈道都采用了閉路製導方式。如此一來,反艦導彈與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不再有明顯差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