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四十六章 墊腳石(3/4)

作者:閃爍字數:1505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18

    當然,落實到實際問題上,裴承毅仍然得像普通軍人那樣小心對待每一個問題。

    在等待會議開始的時候,裴承毅就在腦海裏對戰場局勢做了一番梳理。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杜奇威主動放棄了北方戰線,但是從李存勳提供的情報來看,就算杜奇威不打算放棄,洛布林夫人也會讓他放棄。當然,關鍵隻有一點,那就是美土聯軍必須在托羅斯山脈到傑伊漢河的防線上站穩腳跟,不能讓共和**隊向安卡拉前進。因為杜奇威已經通過主動收縮防線表明了這個意圖,所以裴承毅不大可能繼續在北方戰線上做文章。說得簡單一點。這種相互妥協是戰場上不成文的規矩。

    嚴格說來,中東戰爭仍然是共和國與美國之間的代言人戰爭,雖然雙方的軍隊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而且是戰場上的絕對主力,但是雙方都是以協助盟國作戰的名義出兵,沒有相互宣戰。如此一來,共和國與美國都不願意麵對麵的幹上一場。在此情況下,為了避免戰爭規模無限製的擴大,最終演變成世界大戰,雙方就得在戰場上遵守一些重要的規矩,比如在某一方做出了等同於戰敗的讓步之後,另外一方就應該見好就收,而不是為了不切實際的目的窮追猛打。

    裴承毅不可能不清楚這個規矩。

    杜奇威在北方戰線上主動退卻:一是為了向南方戰線投入更多的兵力,確保不再輸掉另外一場戰鬥,給美國當局一個下台的機會,避免發展成世界大戰;二是明確無誤的告訴裴承毅,北方戰線上的戰鬥已經結束,要想分出高下,就向南方轉移兵力。如果裴承毅在這個時候繼續在北方戰線上發動猛攻,取得的勝利越大,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說直接點,美軍在北方戰線上的退縮已經表明,美國政府可以容忍一個被肢解的土耳其,但是絕對不能容忍一個被共和國控製的土耳其。如果共和**隊繼續北上,推翻了土耳其政權,就算美國當局願意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因為缺乏談判的主體,美國國會也會否決停戰談判得出的任何成果,使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遭到嚴重破壞,也使原本應該在20年、甚至30年之後才會爆發的世界大戰提前到來。

    無論如何,裴承毅也不可能冒這個險。

    問題是,有多大的可能在南方戰線上取勝,或者說取得最基本的勝利?

    對此,裴承毅確實不是很樂觀。

    雖然按照他的估計,隨著北方戰線上的戰鬥結束,在共和國與美國均不願意繼續消耗寶貴兵力的情況下,就算土耳其當局不服氣,想在北方戰線上翻盤,裴承毅也可以充分利用兩伊軍隊,最多隻需要在北方戰線上保留2個戰鬥單位,甚至隻需要1個戰鬥單位就能讓土軍放棄反攻的想法。如此一來,可以在南方戰線上投入6個戰鬥單位的強大兵力。就算其中至少有3個戰鬥單位需要進行一周以上的長期休整,還有2個戰鬥單位需要短期休整,很難在7月底,甚至8月初發動大規模進攻,也能通過穩守防線的戰術,為主力作戰部隊爭取到足夠的休整時間。

    也就是說,南方戰線上的決戰開始的時候,裴承毅能夠投入大約12萬地麵部隊。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強大到足以摧毀整個以色列的軍事力量。

    問題是,南方戰線上有足夠的空間讓6個戰鬥單位發揮出全部戰鬥力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