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四章 三足鼎立(3/4)

作者:閃爍字數:1539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30

    結果可想而知,很多選民沒有將選票投給民新黨。

    正是如此,洛布林夫人最終以極為微弱的差距輸給了克萊澤曼,共和黨連續第三次贏得大選。要知道,這已經平了由裏根與老布什在1981年到3年創造的連續執政記錄,是共和黨在21世紀以來第一次連續第三次在大選中獲勝。

    這裏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選舉製度。

    與其他西方國家不一樣,在有3個政黨參選,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的候選人獲得了半數以上的選舉人票的時候,並不直接舉行第二輪選舉,而是由最高法院裁定。如果得到選舉人票最多的候選人比其他候選人最少領先5%,就會直接當選。隻有在差距不到5%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由得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角逐。

    洛布林夫人僅比克萊澤曼少了28張候選人票,也就是剛好超過了5%。

    雖然輸掉了大選,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民新黨才是這場大選的真正勝利者。

    首先對執政的克萊澤曼來說,因為與總統大選同時進行的還有眾議院換屆選舉,以及參議院的選舉,而共和黨在這兩場選舉中都沒有獲得多數席位,所以就算住進白宮,克萊澤曼也無法順利推行其治國政策。其次是這場選舉對美國選民的影響,即從此時開始,美國選民必須適應三黨角逐的政治格局。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最多幾十年,三個政黨中最弱的一個就會被淘汰掉,回到兩黨輪流執政狀態,但是到底是哪個政黨被淘汰,以及美國會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恐怕誰也說不準。最後就是民新黨的地位得到了承認,至少所有美國人都知道在共和黨與民主黨之外,還有一個政黨,而且是一個有影響力,也有能力角逐總統寶座的政黨。在評論這次大選的時候,ABC就提到,雖然民新黨以微弱劣勢輸掉了大選。但是誰能保證4年之後民新黨不會卷土重來?事實上,最高法院裁定共和黨候選人克萊澤曼贏得大選之後,就有很多新聞媒體預測,4年之後,民新黨不但會卷土重來,還會在大選中擊敗所有競爭對手。

    實際上,不需要等到4年之後。

    大選結束之後,彼得雷烏斯就宣布退出民新黨,由杜奇威擔任黨魁,而杜奇威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授予彼得雷烏斯“終生榮譽黨魁”稱號,把彼得雷烏斯以民新黨創始人的身份捧上了神壇。

    這一變動,已經讓民主黨與共和黨感受到了威脅。

    如果說彼得雷烏斯是一個更加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政治家,那麽杜奇威就是一個具有濃重現實主義色彩的政客。當然,沒人否認,杜奇威是一個有目標、有理想,而且有很大抱負的政治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新黨輸掉大選,就是因為沒有推舉杜奇威。

    設想一下,如果當杜奇威與洛布林夫人搭檔,而且以杜奇威為主,民新黨大約有80%的機會贏得大選,杜奇威也將因此成為自格蘭特與艾森豪威爾之後,第三位以退役將領身份當選的總統。更重要的是,杜奇威很有可能成為西奧多.羅斯福那樣的、集軍事與政治才華於一身、擁有強大號召力的國家領袖。

    問題是,在2048年的大選中,杜奇威不可能取代彼得雷烏斯與洛布林夫人。

    不管怎麽說,彼得雷烏斯急流勇退,對新民黨來說絕對是好事。要知道,這位曾經指揮美軍在3個星期內攻入巴格達、推翻薩達姆政權,並且在2010年臨危授命、前往阿富汗指揮聯軍作戰的將軍已經年近90,在2044年參選的時候就是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候選人。可以說,民主黨在2044年敗選,民新黨在2048年敗選,都與這位精力旺盛、身體健壯的退役將軍的年齡有很大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