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二十章 重大消息(1/4)

作者:閃爍字數:1512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39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二十章 重大消息

    見到顏靖宇,裴承毅直奔主題。將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交給了元首。

    “劉曉賓怎麽不親自送過來?”

    “他去巴格達了,過幾天才能回來。”

    顏靖宇皺起眉頭,翻開文件看了起來。

    裴承毅沒多羅嗦,在元首翻看文件的時候,去泡了杯咖啡。

    前麵已經提到,李存勳之後,劉曉賓最多隻有收成的能耐,不可能再像當初的李存勳那樣,把軍情局帶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隨著林嘯雷在2047年底退役,總參謀長與國防部長的爭鬥宣告結束,軍情局理所當然的重回國防部治下。實際上,早在紀佑國推行的第一次軍事改革中,軍情局就得接受國防部領導,而在趙潤東推行的第二次軍事改革後,軍情局的上級機構已經是國防部,而不是總參謀部,隻是在日常工作中得聽從總參謀部調遣,而且總參謀部通過控製軍隊人事權,控製了軍情局重要職位的任免大權。第三次軍事改革時,王元慶再次強調軍情局隸屬於國防部,以此來提高軍情局的獨立性。畢竟在王元慶執政期間,國防部基本上沒有什麽實權。隨著裴承毅在2042年出任國防部長,並且在2045年的時候奪回了預算大權,在2047年奪回了人事大權,劉曉賓領導的軍情局也分兩個階段,逐步回歸到國防部治下。

    2047年下半年,裴承毅授權劉曉賓整合國防部、公安部、國安部等各個與安全工作有關的部委下的情報資源。雖然為了避免軍情局專權,顏靖宇沒有在安全以外的情報機構上做出讓步,並且讓閻尚隆與帥永康分別對外交情報資源與經濟情報資源進行整合,最終由軍情局、外情局(外交資源情報局)與經情局(經濟與商業事務情報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各有所專、各司其職的情報係統。但是軍情局的地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因為在這套情報係統中,軍情局是唯一負責國家戰略安全與軍事安全的情報部門,在三大情報機構中排名第一。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在第一屆任期中,劉曉賓的表現遠不如李存勳。別的不說,僅在用人方麵,劉曉賓就比李存勳差了許多。在軍情局某些“三朝元老”、比如曹雪華等人眼裏,李存勳是軍情局曆史上最“開明”的局長。就連王元慶都認為,李存勳是一個非常懂得用人,而且知道該怎麽用好人的領導人。當局長的前5年,劉曉賓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事無巨細,什麽問題都要管上一管,很少給手下表現發揮的機會。直到2047年,大概是精力確實不夠,加上年齡越來越大的緣故。劉曉賓才逐漸放手,隻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把需要出力的事情交給手下的人去做。可以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至少在很多人看來,2047年之後,劉曉賓的身上有了一些李存勳的模樣。當然,比起李存勳,劉曉賓還是沒有那麽灑脫。隻要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大事,他都會不辭辛苦的親自負責。要不然,在這個緊要關頭,他也不會把向元首匯報情況的任務丟給裴承毅,自己去了巴格達。

    換個角度看,也能發現劉曉賓與裴承毅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實際上,2042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認為,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在共和**隊中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到2047年,也就是裴承毅出任安全副總理、袁晨皓出任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與劉曉賓連任軍情局長之後,就更沒人懷疑他們三人的關係了。

    毫無疑問,在這個鐵三角中,頂點肯定是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是兩在支點。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比軍情局長重要得多。原因有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