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二十七章 世界大戰(3/4)

作者:閃爍字數:1490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46

    按照國際社會的公認說法,軍火產業至少與金融、能源、資源有關。也就是說,在共和國積極推動戰爭的,還有金融、能源與資源利益集團。

    與這三個利益集團相比。軍火商的影響力就小得多了。

    可以說,金融、能源與資源集團幾乎控製了共和國的經濟命脈。別說軍人,就連顏靖宇都得充分考慮這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而在這三大利益集團中,最希望跟美國打“世界大戰”的肯定是金融集團。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在2015年卷入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與美國的“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了。

    從2015年到2049年,整整35年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停止過。哪怕在大蕭條期間,共和國的經濟增速仍然超過了全球平均增速,而且一直保持增長,從未像美國等西方國家那樣,出現過衰退。正是如此,共和國才能在2030年之後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與實力最強的經濟體。問題是,共和國當局始終沒有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化解戰爭開支帶來的問題?

    要知道,在2015年到2049年間,共和國卷入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爭,其中投入兵力超過1萬的大型地區戰爭就超過了8次,以2049年幣值計算,戰爭開支總計228億元,相當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40%。

    這麽多的戰爭開支,總得想辦法解決。

    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擔,也就是由稅收承擔,肯定不現實。事實上,在2049年之前,共和國中央財政在戰爭上的總開支不到100億元。

    由此可見,大部分戰爭開始必須從其他渠道獲取。

    隻直接的辦法就是在金融領域進行融資。事實上,在2049年前,共和國當局發行的戰爭貸款與戰爭國債高達50萬億元,而這些債務最後都由金融集團通過各種方式消化,真正由共和國中央政府償還的還不到1萬億元。

    這裏就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金融集團獲取的戰爭融資得想辦法彌補。

    事實上,這也是共和國堅持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因為隻有對外擴張,才能通過獲取海外資源與海外市長,以及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來抵償戰爭開支。別的不說。通過將人民幣推向國際市場,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然後操控人民幣匯率,共和國的金融集團就在國際市場上收獲了數十萬億。

    毫無疑問,這麽做,等於把原本應該由共和國承擔的問題轉嫁給了全世界。

    同樣的道理,美國也在想方設法的轉移戰爭壓力。

    如此一來,等於是共和國與美國的金融集團在聯手導演下一場經濟危機,甚至有可能是下一場大蕭條。

    事實上,到2045年左右,全球經濟已經過熱。雖然全球貿易環境非常優越,而且各主要經濟體的情況都比較理想,但是一些經濟學家已經發出警告,如果不對那些在國際貿易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經濟體進行約束,特別是對金融市場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不出10年就會由金融危機引發新的經濟危機。

    避免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一場戰爭。

    準確的說,是通過一場全球戰爭來改變世界格局,從而徹底改變全球金融體係,把舊賬一筆購銷掉。

    從這個角度看,共和國的金融集團有足夠的理由為“世界大戰”提供動力。

    事實上,美國的金融集團也一樣。

    隨著人民幣與歐元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特別是共和國通過集約集團與各個以共和國為核心的經濟共同體將人民幣打造成“硬通貨”,美元的國際地位受到重大影響,不再是唯一的國際化貨幣,對國際金融不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所以美國的金融集團也希望通過一場戰爭來改變這種情況,使美元再次成為全球唯一的“硬通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