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三十二章 地麵主戰平台(3/4)

作者:閃爍字數:1369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50

    對中重集團與北方重工來說,3年時間不算短,也不算長。

    2048年12月,中重集團提前1個月交出了118億元合同的成果,即12套工程樣品與全壽采購使用成本報表。

    因為在未來單兵作戰係統上花費了太大的精力,所以直到2049年3月,北方重工才交出了合同答卷。

    毫無疑問,這3個多月的差距。足以決定兩家公司的成敗。

    雖然項目審批需要大約1年的時間,也就是要到2050年3月底,才會決定采用哪家公司的設計方案,並且進入工程生產階段,但是從前幾個月的對比測試來看,中重集團的設計方案有很明顯的優勢,而且中重集團實力雄厚,在工程生產階段能夠控製住成本,項目費用增長的幅度不會太大。如果考慮到中重集團在共和**事工業體係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共和國工業界的強大影響力,共和國陸軍沒有理由把繡球拋給其他企業。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重集團輸掉了未來單兵作戰係統就與陸軍的地麵主戰平台有關。

    甚至可以說,中重集團在國防部做出裁決後仍然死咬不放,揚言要到全體代表大會進行申述,就是要借此分散北方重工的注意力,讓這家實力稍遜的軍火企業拚命保住已經吃進嘴裏的肥肉,無法在地麵主戰平台項目中與中重集團競爭。要知道,地麵主戰平台項目全麵啟動之後,僅共和國陸軍與陸戰隊就會在20年內花數萬億元進行換裝,如果算上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潛在需求,總值更是超過了10萬億元。與之相比,未來單兵作戰係統那幾千億元的市場份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事實上,中重集團的設計也確實非常先進。

    按照共和國國防部為陸軍地麵主戰平台項目爭取工程階段預算,在2049年7月初提交給全體代表大會軍事委員會的項目計劃書中提到的相關數據,中重集團的設計指標中,戰鬥平台在標準情況下,也就是包括底盤、能源係統、行走係統與基本電氣係統在內的總質量為16噸。以主戰坦克標準武裝的時候,即增加1座配備1門螺旋電磁炮、1挺並列電磁槍與1套遙控武器戰的無人炮塔,根據防護級別,平台的戰鬥質量在18噸到22噸之間,比DZ-31係列主戰坦克降低了大約35%。以步兵站者標準武裝的時候,即增加1座配備1門小口徑螺旋電磁炮、1挺並列電磁槍與1套雙聯裝導彈發射器的無人炮塔,根據防護級別,平台的戰鬥質量在17.5噸到21噸之間,比30係列步兵戰車降低了大約30%。能夠將戰鬥質量控製在如此低的範圍之內,出了中重集團設計團隊的強大功底之外,與大量采用新式裝甲與高級別複合蓄電池也有很大關係。

    在整個設計中,最搶眼的還是其能夠快速更換的戰鬥模塊。

    按照中重集團的設計指標,在戰地後勤保障的基本條件下,3名車組成員(車長、炮長與駕駛員)能在30分鍾完成戰鬥模塊的更換工作。實際上,轉換工作非常簡單,除了更換無人炮塔之外,隻需要更換戰鬥載艙。關鍵就在“戰鬥載艙”上,即便不更換炮塔,隻要配備用來搭載步兵的“載員艙”就是步兵戰車,而配備用來攜帶額外彈藥的“彈藥艙”就是主戰坦克。因為采用了模塊化設計,而且步兵戰車不需要大口徑電磁炮,所以無人炮塔與戰鬥載艙是配套生產。並且配套運送的,可以同時裝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