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三十四章 超級航母(2/4)

作者:閃爍字數:1396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2:52

    毋庸置疑,在海軍的眾多計劃中,航母絕對排在首要位置上,甚至可以說是海軍建設的核心項目。

    如果說,在10年建設“共和國”號航母、在20年代初建設“華夏”級航母、在20年代末建設“北京”級航母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內部仍然對發展方式存在分歧,即要不要仿照美國海軍,以航母為核心打造海軍艦隊,那麽在30年代初建造“上海”級航母、在30年代末建造“重慶”級航母的時候。在林嘯雷的主持下,共和國海軍明確了發展方式,即確立了以航母為核心的發展模式。2041年的中東戰爭更是給了共和國海軍當頭棒喝,美國海軍用兩支3航母戰鬥群就撐起了半邊天,而共和國海軍卻因為實力不濟,沒能像印度戰爭那樣做出重大貢獻。

    事實上,早在中東戰爭之前,林嘯雷就發現了共和國海軍的不足。

    2037年剛剛當上總參謀長的時候,林嘯雷就啟動了“重慶”級航母的建造工程,並且連續5年在該項目上投入巨資。

    可以說,“重慶”級航母就是共和國海軍的希望。

    這種原先被確定了“北京”級航母的第三批次(第二批次為3艘“上海”級航母),沒有多少新意的超級航母在30年代前5年經曆數次修改,最終在林嘯雷手裏(2035年進入總參謀部的時候)被徹底推翻,演變成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超級航母,足以說明“重慶”級航母的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重慶”級確實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航母。

    “重慶”級在2040年定型時,標準排水量已經由最初時的90000餘噸提高到17500餘噸,幾乎番了兩倍。導致排水量劇增的主要原因就是采用了“雙側斜通甲板”與“全封閉式艦體結構”。

    “雙側斜通甲板”容易理解,就是在艦島兩側各有一條供艦載機降落的斜角甲板(甲板前端設有彈射器,因此也可以是起飛區),並且將原先設在艦島前方的起飛區擴大,以容納更多的彈射器,而在艦島後方兩條斜角甲板之間則是艦載機的停放區,並且用來布置通往機庫與彈藥庫的升降機(在艦島兩側與降落區的前端也設有升降機)。因為采用了三體衝浪船型,艦體的主要部分都在海麵之上,而且最大航行速度達到了創紀錄的70節,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氣阻力(70節相當於每小時130千米,空氣阻力已經非常明顯),所以航母的飛行甲板設計成了五邊形。或者說是切掉了一個銳角的菱形。這麽設計除了能夠降低空氣阻力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大了飛行甲板的可用麵積。

    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標準,即便在戰時,也隻能將30%的艦載機放置在飛行甲板之上,即機庫要能容納70%的艦載機,按照這一比例計算,“重慶”級航母的甲板麵積遠遠超過了需求(在不影響艦載機起降的情況下,飛行甲板上可以停放與機庫容納能力相當的艦載機),但是相對寬廣的甲板麵積不但能夠提高航空作業效率,還能為今後的升級改造留下足夠的空間。

    事實上,“雙側斜通甲板”並不新奇,21世紀初,美國海軍啟動CVN-78項目時,就有過類似的設計方案。隻是當時航母船型的設計相對保守,而且美國海軍認為沒有必要建造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超級航母,也就沒有采用這一設計方案。在設計“傑弗遜”級航母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方案,因為當時美國沒有足夠強大的動力係統,無法確保讓15萬噸以上的超級航母達到45節的最大航速,而且還得為戰艦上的自衛係統留出足夠多的電能,所以該方案也被廢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