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五十一章 待價而沽(3/4)

作者:閃爍字數:1414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08

    要做到這一點,肯定需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法德意必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如果以21世紀初的標準衡量,別說三個國家,德國的吸引力就足夠大了。要直到,知道2010年,共和國才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更重要的是,德國擁有整個歐盟最發達的經濟、最多的人口、最完善的基礎設施、最全麵的社會保障體係(針對社會底層公民的保障體係不比北歐三國差)、以及最發達的科技。可以說,“德國”就是一個能讓人聯想到豪華名車、先進機床、精密儀器、強大武器的,非常時髦的一個名詞。在歐盟內部,德國的吸引力也非常大,甚至超過了法國、英國與意大利,比如在2010年的時候,在德國工作的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公民超過了1200萬,為全歐盟第一,而從德國匯出去的僑款每年高達數千億歐元,成為了一些後來加入歐盟、比如波羅的海三國的主要國家收入。

    問題是,以21世紀中期的標準來衡量,法德意就沒有這個吸引力了。

    別的不說,希臘與羅馬尼亞將國家建設寄托在了共和國身上,就是因為其他歐盟成員國難以為這些相對落後,卻又有能力進入主流國家的成員國提供足夠強大的支持,以此解決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也就是說。法德意缺的就是關鍵技術。

    要知道,“電力**”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改變了世界格局。

    前麵提到過,“電力**”的主要動力就是超導技術,而該技術除了初期的機緣因素之外,真正的動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巨額投資。拿共和國的“炎黃計劃”來說,從2010年啟動到2049財年度,整整40年間,共和國前前後後以各種方式提供了大約420萬億元的科研經費與專項經費,其**和國中央政府就承擔了335萬億元的巨額開支(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各主要參與企業提供的科研經費),平攤下來的話,在這40年間,每位共和國公民每年要為該計劃投入大約1萬元,相當於將全部公民2%的收入用在了一個科研項目上。哪怕這是一個關係到民族興衰的項目,而且是一個綜合項目(下麵還有很多子項目),這也是一筆十分驚人的開支。要知道,在此40年間,共和國公民花在飲食上的也隻占全部收入的7%。如此驚人的投入,絕對不是一般國家能夠做到的,更不是一般政府能夠做到的。

    共和國與美國能夠走在“電力**”的前列,引導世界的步伐,就是因為兩國擁有相對強大的中央政府,與相對完善的科研體係,能夠集中全國的力量攻克技術難關。

    毫無疑問,歐盟沒有如此好的基礎,甚至沒有一個統一政府。

    其實早在2015年左右,也就是“電力**”開始的時候,法國就拉攏德國,提出了非常具有野心的“歐洲物理項目”,希望通過建設一座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物理試驗中心來攻克基礎技術上的難關,登上科技製高點。在最初5年內,該項目的進展還比較順利,可是隨著投入增加,法國與德國、以及後來加入該項目的意大利、荷蘭與比利時在經費分攤與成果共享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最終導致沒能取得重大成果。正是如此,當時德國才暗中與共和國進行技術合作,希望能夠用共和國感興趣的關鍵計劃來換取共和國的超導技術,從而在科技上超越其他歐盟國家,維持其歐盟頭號經濟大國的地位。

    不管怎麽說,在無法齊心合力的情況下,歐盟的發展確實很成問題。

    如此一來,法國當局的想法就非常簡單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