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十章 軍備競賽(3/4)

作者:閃爍字數:1461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16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在美國國會批準了近2萬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追加撥款之後,共和國當局怎麽也應該意思意思。而不是無動於衷。雖然在大蕭條期間,所有國家的貨幣都嚴重貶值,按購買力計算,2050年的美元僅相當於2010年的20%,而2050年的美國經濟總量大概是2010年的10倍,因此在過去的40年間,美國經濟實力實際上隻增長了2倍,而不是20倍。共和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扣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後,2050年的經濟實力也僅為2010年的4倍,而不是像貨幣那樣,增長了近20倍(因為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比美元小得多,國際購買能力相對堅挺,所以共和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但是誰都不能否認,近2萬億美元能夠做很多事情,如果每年都追加2萬億軍費的話,肯定會打破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略平衡。

    也就是說,共和國當局遲早得加大國防開支。

    從長遠發展來看,早增加國防開支要比晚增加好得多,畢竟貨幣總在貶值,而且追加的國防開支多用於技術開發,而技術積累帶來的好處很難用金錢衡量。拿21世紀初服役的第四代戰鬥機來說,因為美國在美蘇冷戰期間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研製出了遠超過任何一個對手的先進戰鬥機,所以在近20年內,F-22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鬥機。即便在冷戰中敗給了美國的俄羅斯,得益於冷戰期間的巨額軍費開支,也第二個研製出了具有第四代戰鬥機性能的T-50,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航空大國。因為缺乏足夠的技術積累,所以共和國在掌握了常溫超導技術之後,仍然用了20多年才在軍事技術領域超過美國。

    總而言之,共和國當局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犯糊塗。

    因為共和國並沒在2050年的春節後宣布追加國防開支,所以西方新聞媒體認為,共和國當局肯定利用了每年高達數萬億元的秘密預算,並且在美國之前就增加了國防開支,不然不可能在空天技術領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當然,也有人認為。共和國的財政年度是從每年的7月1日開始的,而2050年春節又比較晚,加上前期投入並不低,所以共和國當局沒有必要追加開支,完全可以在2050財年度中開出更多的軍費。

    事實也確實如此。

    到了2050年7月份,隨著共和國國務院宣布了2050財年度國家財政預算,共和國國防開支暴增17%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要知道,即便在王元慶執政期間,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年均增幅也就隻有10%,最高的一年不到15%。

    共和國國務院的新聞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提到,2050財年度的國防預算增加了17%,主要是恢複性增長,即在2037年之後,共和國國防預算的年均增幅一度跌落到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之下,在2039年甚至僅為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的三分之一,即便從2042年開始,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增幅回到了合理水平,可是受前期投入太低影響,共和國的國防建設仍然放慢了許多,欠了許多賬,因此從2047財年度開始,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增速就開始提高。2047年的增長幅度為7%,2048年的增長幅度為11%,2049年的增長幅度為13%(均以最終結算、也就是實際支出為準),所以在2050年增長17%並不值得大驚小怪,更不會對國際局勢產生負麵影響。

    問題是,沒有一名西方新聞記者相信共和國的解釋。

    CNN在報道相關新聞的時候就明確提到,共和國當局、特別是在裴承毅領導下的國防部一直有“超支”的習慣。比如在2048年的時候,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增幅僅為7%,而實際增幅高達11%,2049年的預算增幅也隻有8%,實際增幅卻高達13%,因此2050年國防開支的實際增幅很有可能在20%以上。果真如此的話,因為共和國的國防預算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最多的時候達到過7%,最低的時候不到2%),所以20%的實際增幅相當於增加了4萬億人民幣,也就是大約1.4萬億美元。雖然這個增長數額仍然比美國國會在年初批準的追加撥款少,但是這是實際增長額度,會對今後的國防開支產生影響,而美國的追加撥款不會對今後的國防預算產生影響,所以共和國在國防上的投入力度超過了美國,並且有可能在數年之內拉大距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