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七十章 眼中釘肉中刺(2/4)

作者:閃爍字數:1512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25

    關鍵就在這個時候,古巴獲得了一筆非常重要的外匯收入。

    2010年底,古巴當局與共和國簽署了一份與蔗糖有關的出口合同,即共和國以2010年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的73%從古巴購買2400萬噸蔗糖,而這些蔗糖將分成10期,在2011年到2020年之間陸續交付,因為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共和國將提前支付總款項的15%,並且在接下來的10年中,按照遞減的方式逐年支付剩餘款項。

    雖然古巴在這份買賣中吃了虧,但是卻獲得了至關重要的外匯。

    要知道,2010年的時候,國際資源價格幾乎減低(僅比2009年高),考慮到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將迅速複蘇,即便按照2010年的平均價格采購,共和國也不會吃虧,而按照大約七成的價格采購,還分10年支付,共和國肯定占了便宜,而且占了大便宜。

    問題是,古巴當時麵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大批蔗糖賣不出去。

    根據古巴的官方資料,與共和國做這筆買賣之前,僅哈瓦那與聖地亞哥兩處港口內囤積的蔗糖就超過了300萬噸,需要30艘超級散裝貨輪才能全部運走。如果算上古巴的甘蔗與蔗糖產量,到2011年的時候,古巴國內的剩餘蔗糖將超過700萬噸。與之相比,則是共和國國內市場對蔗糖的巨大需求。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共和國就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蔗糖進口國,直到21世紀20年代末才被印度超過。事實上,共和國的蔗糖產量也不是很低,隻是消耗非常驚人。

    從經濟角度看,這筆買賣對雙方都有好處。

    當然,真正的好處不在經濟上。

    2011年,隨著第一艘運載著10萬噸蔗糖的超級貨輪抵達上海港,共和國的一支商貿團就搭乘國航的包機去了哈瓦那。

    根據當時透露的消息,這次商務合作並不成功。

    用幾位共和國商人在回憶時提到的情況,在與古巴當局接觸的時候,共和國企業希望能夠按照市場方式,在國際公行原則的基礎上談合作,即與古巴企業合作,而不是與古巴政府合作。因為當時古巴的市場經濟改革還沒有取得成效,所以古巴政府沒有采納共和國企業的建議,談判也就沒有多大成效。

    問題是,這極大的增進了共和國與古巴的經濟往來。

    2年之後,即2013年的時候,共和國的商貿團再次去了哈瓦那,並且與古巴當局簽署了幾十份經貿合同。

    與2年前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古巴當局願意按照市場方式與共和國企業合作。

    總而言之,2013年絕對是共和國與古巴關係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

    當年年底。古巴元首勞爾.卡斯特羅就帶領古巴的商貿團回訪共和國,在北京與共和國企業簽署了幾十份總價值數百億元的經貿合同。

    更重要的是,古巴當局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出與共和國簽署友好互助條約。

    眾所周知,《友好互助條約》是一種同盟性質的條約,在此之前,共和國僅與兩個國家簽署了這樣的條約,一是朝鮮、二是巴基斯坦。即便共和國當局並不認為《友好互助條約》是《大西洋公約》性質的軍事政治同盟條約,可是在絕大部分西方國家眼裏,特別是在美國看來,《友好互助》條約就是軍事政治同盟條約。正是如此,在21世紀初期。麵對朝鮮接二連三的挑釁行為,美國都沒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問題是,古巴不是朝鮮,也不是巴基斯坦。

    雖然從長遠來看,古巴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甚至可以說,隻要共和國與美國正麵交手,古巴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古巴不像印度尼西亞,更像是菲律賓。但是以當時的情況,即共和國還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時候,即便古巴當局主動拋出橄欖枝,共和國也不會接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