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八十章 戰爭計劃(3/4)

作者:閃爍字數:1374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36

    與如此頻繁的軍事航天發射相比,空間設施的建設速度就慢得多了。

    這足以證明,共和國與美國的絕大部分軍事發射都與戰略防禦係統無關,即以單純的軍事實驗為主。比如在2053年1月份,共和國就在短短22天之內,連續進行了764次軍事航天發射,在1月21日那天,就用部署在南海的“青釭”站與部署在印度洋的“倚天”站發射了64枚運載火箭與12架航天飛機,而在此期間,共和國向外層空間發射了3200餘件航天器,其中僅有38件與國家戰略防禦係統的維護工作有關,其他均是在當月舉行的一次外層空間模擬作戰演練的發射項目。

    在這方麵,美國也不落後。一個月後,美國就集中進行了773次軍事航天發射,向外層空間發射了近3500件航天器,而且絕大部分也是由五角大樓策劃的一次外層空間作戰演習的額定發射任務。

    可以說,正是如此,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共和國與美國在比賽燒錢的速度。

    雖然在21世紀50年代,隨著電能價格降到近乎零的地步,即便用氫氧發動機,航天發射的成本也降了下來,大約相當於21世紀初航空運輸成本的10倍左右。如果使用基於催化金屬氫的新型燃料,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前提條件是,能夠大批量生產專門用於航天發射的催化金屬氫)。但是如此巨大的發射量,仍然能夠壓垮任何一個國家。比如在2052年的時候。共和國用在軍事航天發射上的費用就占到了國防預算的11%,相當於當年天軍軍費的36%。因為美國在催化金屬氫燃料的研製上比較落後,其運載火箭與航天飛機主要使用高性能氫氧發動機,所以美國用在軍事航天發射上的費用還要高一些,在國防預算中占的比重大概在15%左右,即相當於天軍軍費的55%。

    由此可見,天軍絕對是最燒錢的部隊。

    如此巨大的投入,帶來的自然是巨大的回報。

    到2054年底,真正有信心、有實力建立實戰型天軍的,就隻有共和國與美國,處於第二梯隊的俄羅斯與法國最多隻能建立一支實驗性質的空天部隊,甚至無法完善本國的戰略防禦係統。

    可以說,以空天力量為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已經初步分出了結果。

    換個角度看,俄羅斯與法國在2037年,也就是全麵銷毀核武器啟動之後,不再以全球爭霸為主要目的,轉而利用共和國與美國的鬥爭牟利,就是因為兩國不可能在下一輪全麵軍備競賽中勝出,甚至連入場券都拿不到。以法國來說,到2050年的時候,由法國主導、德國、意大利、荷蘭、波蘭、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參與的“歐洲戰略防禦係統”的建設工作才進入到第二階段,隻具備非常有限的、即針對三流國家的攔截能力,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防禦係統。如此一來,在全球爭霸中,以法國為首的歐盟就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也就不可能與共和國、美國爭奪霸權。當然,俄羅斯也好不到哪裏去,其戰略防禦係統僅能保護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傑琳娜堡等大城市,而且大部分攔截器都部署在地麵,以大氣層內攔截為主。因為核彈頭在大氣層內爆炸與在地麵爆炸的效果差不多,所以俄羅斯的戰略防禦係統幾乎沒有實戰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