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四章 拉幫結派(3/4)

作者:閃爍字數:1424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43

    對一個大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事實。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因為欠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防禦能力,哪怕隻是針對重要城市的導彈攔截能力,俄羅斯才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不敢與共和國對著幹,隻能忍氣吞聲,任由共和國一步一步的侵吞中亞地區。

    對美國來說。這自然是拉攏俄羅斯的絕佳機會。

    根據軍情局掌握的情報,從2037年開始,美國就有計劃的向俄羅斯提供一些與戰略防禦係統有關的先進技術。因為當時美國國會還沒有批準向俄羅斯出口先進軍事技術的相關法案,所以很多工作都是由CIA等情報機構秘密完成的,其中就包括故意向潛伏在美國的俄羅斯間諜泄露關鍵技術。

    到了40年代,美俄的軍事技術合作由台下到了台上。

    從2045年開始,借著《倫敦條約》第三階段削減工作前期談判的便利條件,美國先後向俄羅斯提供了高能激光器、等粒子束發射器、高精度光學瞄準儀等眾多用來建立與改善戰略防禦係統的先進技術,甚至提供了幾套試驗性質的攔截器。根據軍情局掌握的消息,俄羅斯能在2051年進行第一次地基激光攔截試驗,就與美國的幫助有密切關係,不然俄羅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獲得地麵攔截能力。當時,軍情局甚至認為,在試驗中擊落來襲導彈的攔截器不是俄羅斯生產的,而是由美國提供的。雖然這一猜測後來被排除,但是美國肯定派人參加了試驗,並且發揮了重大作用。

    當然,除了戰略防禦係統之外,美俄軍事合作還深入到了其他各個領域。

    別的不說,以在陸軍建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強度合金裝甲來說,在國內產能一直無法提高的情況下,美國當局在2041年就批準相關企業到俄羅斯開廠,美國國會則在第二年批準了以聯合生產方式向俄羅斯輸出技術的法案。正是如此,在2045年之前,俄羅斯成為繼共和國與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了高強度合金生產工藝的國家。在此基礎上,俄羅斯才在2049年的時候提出了陸軍大換裝的設想,即用全新設計的地麵主戰平台,取代已經在俄羅斯陸軍中服役了30多年的5式主戰坦克與係列步兵戰車,使俄羅斯陸軍一步邁入輕型化時代。

    不管是什麽合作,隻有在對雙邊都有利的情況下,才能維係長久。

    軍事合作也不例外。

    表麵上,美國在為俄羅斯排憂解難,通過各種手段,讓俄羅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大國。實際上,美國也在合作中獲益。

    以幫助俄羅斯建立戰略防禦係統來說,美國就獲益匪淺。要知道,按照相互確保摧毀的“恐怖平衡戰略”,隻要共和國與美國相互扔核彈頭,雙方都不會放過其他具備在核大戰之後稱霸的大國,比如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已經與美國結成了同盟關係,所以美國不會主動打擊俄羅斯。問題是,共和國沒有選擇的餘地,在打擊美國的時候,還得讓俄羅斯回到石器時代。如此一來,如果能夠幫助俄羅斯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戰略防禦係統,共和國就得在俄羅斯身上花掉更多的核彈頭。在彈頭總量一定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投向美國本土的核彈頭將大大減少。雖然從理論上講,這不會使美國完全逃避打擊,畢竟美國仍然是共和國的頭號打擊對象,但是至少能夠降低美國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受到的壓力,使美國受到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從而為美國在戰後崛起、並且再度稱霸奠定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