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一章 兩重天(1/4)

作者:閃爍字數:1483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09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一章 兩重天

    進入12月,國際局勢在劇烈變動中出現了峰回路轉的苗頭。

    12月3日。共和國國務院總理雍玉剛結束中亞五國之行,從阿斯塔納啟程回國。

    雖然在此之前,國際輿論一致認定共和國當局會借此機會,將《羅馬條約》的適用範圍擴大到吉爾吉斯斯坦與塔吉克斯坦,向烏茲別克斯坦與土庫曼斯坦“推銷”該條約,並且向親俄的哈薩克斯坦當局施加壓力,但是在訪問期間,雍玉剛沒有向中亞各國提到與《羅馬條約》有關的事情,也沒有向哈薩克斯坦當局施壓。

    回國前接受多國記者聯合采訪時,雍玉剛明確提到,共和國致力於維護中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會做出任何有損中亞各國安全與穩定的事情來,更不會容許其他勢力破壞中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也許這個回答,最能解釋雍玉剛的中亞之行。

    按照NBC與CNN等美國新聞媒體的解讀,雍玉剛的中亞之行,肯定向5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傳達了共和國當局的態度,即任何破壞中亞地區戰略平衡的舉措,都將被視為對共和國的利益與安全構成了威脅,是對共和國的直接挑戰,而這一態度的真正意義不在於震懾中亞五國,而是通過中亞國家、特別是哈薩克斯坦當局傳遞給俄羅斯。讓正在試探共和國底線的俄羅斯當局有所收斂。

    說直接一點,共和國當局對俄羅斯的挑釁行為已經感到非常不耐煩了。

    問題是,兩家美國電視台並沒對此感到擔憂。以當時的情況來看NBC與CNN能夠沉得住氣,肯定掌握了內幕。

    兩天後,局勢就變得更加明了了。

    12月5日,在宣布了第二批換裝部隊名單之後,俄羅斯當局並沒立即進行大範圍軍事調動,而是讓計劃換裝的20多個師呆在駐地,等待最新命令。

    這次,半島電視台搶先做了全麵報道。

    按照這家阿拉伯新聞媒體的報道,俄軍沒有像上次那樣,讓換裝部隊前往邊境地區的訓練場,以此加強邊境部署的原因隻有一個:換裝所需的武器裝備還未運抵俄羅斯,即俄羅斯當局還沒有辦法立即為20多個師換裝。

    這下,也就不難明白NBC與CNN的沉著冷靜了。

    眾所周知,早在印度戰爭之後,美俄間的堅冰就被打破,雙邊軍事合作逐漸展開,主要合作模式就是由俄羅斯提供資源,美國提供技術,共享先進軍事成果。雖然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的軍工體係仍然獨立發展,俄羅斯當局也沒有放鬆相關管製,比如禁止美國企業吞並俄羅斯的軍工企業,禁止美國企業在俄羅斯獨資興建軍工廠,禁止美國企業單獨參與俄軍招標等等,但是在技術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俄羅斯當局不得不針對實際情況做出妥協與讓步,比如早在2038年,俄羅斯就放棄了公製單位下的電磁炮口徑標準,采納了美國的英製單位口徑標準,即以炮彈質量為450磅、800磅與1000磅將電磁炮分成3個等級,各自限定使用範圍。到2050年前後,受到日益緊張的國際局勢影響,俄羅斯當局加快了軍事標準的轉型速度。

    事實上,到此時,俄軍大部分主戰武器裝備都烙上了美國的影子。空軍的戰機、海軍的戰艦自然不必多說,就連俄羅斯引以為傲的陸軍主戰武器也體現著美國的價值。拿俄軍批量裝備的T4型主戰坦克來說,這種在2043年定型,2045年投產的坦克就是由美國的克萊斯勒地麵裝備公司與俄羅斯的烏拉爾車輛廠聯合研製的,整體設計全麵借鑒美國的M32A2型主戰坦克,甚至有人稱其為俄羅斯的M32。更重要的是,這種主戰坦克的眾多子係統與零配件,比如大威力電磁炮、火力電能供應單元、大功率超導電動機與綜合觀瞄係統都是由克萊斯勒公司研製,其中的火力電能供應單元(實際上就是高等級複合蓄電池)與綜合觀瞄係統均在美國的工廠生產,以成品的方式出口到俄羅斯,再由烏拉爾車輛廠組裝。比較有意思的是,就連組裝廠都是合資興建的。並沒使用烏拉爾車輛廠原有的生產線。用克萊斯勒公司的話來說,烏拉爾車輛廠的生產線過於落後,無法滿足地麵主戰平台的生產要求,必須重新建設生產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